壹艾三写作
  • 首页
  • 古诗词
登录/注册
  • 首页
  • 古诗词
  • 登录/注册
  • 位置:
  • 首页
  • 古诗词
  • 搜索

古诗词数据库

诗歌和词作、古典文集、内涵丰富。

诗经 唐诗 宋词 古典文集

中华古诗词

中华古典文集数据库,收录了包含唐诗、宋诗、宋词和其他古典文集。

收录古诗词: 0
收录作者: 0

返回古诗词
朝代:唐
先秦 西汉 新莽 东汉 魏晋 南北朝 隋 唐 五代 宋 元 明 清
作者:
刘禹锡 王建 张籍 孟郊 李益 卢纶 韦应物 戴叔伦 柳中庸 顾况 李端 皎然 司空曙 元稹 韩竑 张继 柳宗元 元结 刘方平 岑参 更多
标签:
沙场豪迈 英雄 诗经 送别诗 别离诗 五言绝句 日常生活 剥削 农民 疾苦 沉痛 战争 战败 行军环境 将士 思乡 唐诗 诗仙 五言律诗 全唐诗 更多

PS: 已检索到 0条数据

六合怀古诗 龙池 二

池深常有神龙隐,湾岛如人出擘(《光绪志》作「臂」)拳。澄澈无涯深浅水,虔恭祈祷雨连绵。(〖1〗《嘉靖志》注:「《嘉定志》。」)。

—— 郏滂
六合怀古诗 龙池 一

波光杳霭远连天,鹭宿沙头玉一拳。料想中流深莫测,龙潜潭底抱珠眠。。

—— 郏滂
六合怀古诗 惜水湾

惜水纡回惧水奔,春潮带雨晚流浑。灵岩滁口常萦遶,沙际矶头祇见痕。(〖1〗《嘉靖志》注:「见《成化志》,参之《嘉定志》,有数字不同,正之,后多改正。「)。

—— 郏滂
六合怀古诗 独山 二

广泽之中是独山,恍疑翠带遶城(《光绪志》作「层」)峦。马临绝顶遥相望,惟见烟云万木攒。(〖1〗《嘉靖志》注:「《成化志》。」)。

—— 郏滂
六合怀古诗 独山 一

独山有峰插天表,湖水临谿接官道。我欲浩歌一登游,不忍足脚(《光绪志》作「踏」)青青草。(〖1〗《嘉靖志》注:「《嘉定志》。」)。

—— 郏滂
六合怀古诗 塔山二首 二

叠叠山形似塔形,崔峩耸翠几棱层。乘驺翫罢归禅院,佳境(《光绪志》作「地」)原来尽属僧。(〖1〗《嘉靖志》注:「《成化志》。」)。

—— 郏滂
六合怀古诗 塔山二首 一

此山元以形如塔,贞观年中改叠层(《光绪志》作「成」)。圭字峰尖真似画,塔名不语为高增(《光绪志》作「河僧」)。(〖1〗《嘉靖志》注:「嘉定志。」)。

—— 郏滂
六合怀古诗 芳草涧

芳草涧边灌水(《光绪志》作「木」)阴,青青别有岁寒心。却缘飘落秋风后,才子临流亦费吟。(〖1〗《嘉靖志》注:「《嘉定志》。自此以下二十首皆郏滂《怀古诗》。」)。

—— 郏滂
六合怀古诗 横山(原题作「横山怀古」)

昭明曾置读书堂,后倚横山翠石冈。巨盗黄巢锋刃刺,神坚终不下僧床。(见康熙《仪真县志》卷十二,据上海图书馆藏缩微胶卷)(〖1〗隆庆《仪真县志》卷二载:「梁读昼堂,在横山西,天监中建。宋郏滂诗谓昭明太子尝读书于此,即禅征寺也。」「宋」为「唐」之误。)。

—— 郏滂
过尤溪青印石留偈(题拟)

塔前青印见,家家亲笔砚。水流保安前,尤溪出状元。(见嘉靖《尤溪县志》卷一。称为黄涅槃作。)。

—— 文炬
偈

小月走烁烁,千落及万落。处处凤离穴,家家种葵藿。(《十国春秋》卷九九《僧文炬传》)。

—— 文炬

。

—— 文炬
句

鳌头浪蹙掀天白,鲸目光烧半海红。(见宋吴坰《五总志》)(按:《全唐诗》卷八五一据《增修诗话总龟》卷八收「唐末蜀沙门」尔鸟逸句二,与此二句全同,惟前后互乙。今考僧尔鸟未见唐人记载。「鸾」字离作「、鸟」二字,与「尔鸟」二字字形极相近。可知「僧尔鸟」必为「僧鸾」之形讹,非另有其人。)。

—— 僧鸾
伏蒙仆射相公许崇龟攀和杜鹃花诗勒诸岩石伏以崇龟本乏成章矧恐绝唱徒荷发扬之赐终流唐突之爱将厕庭觐光叨荣被谨次前韵兼寄呈桂州仆射

碧幢红苑合洪钧,桂树林前信有春。莫恋花时好风景,磻溪不是钓鱼人。(见桂林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编《桂林石刻》每一册《唐张濬刘崇龟杜鹃花唱和诗》)(按:张、刘二人诗刻摩崖在龙隐洞,高一尺五寸,宽二尺四寸,真书径八分。刘诗下署衔曰:「前岭南东道节度使检校右仆射刘崇龟上。」末题记一行云:「干宁元年三月廿七日将仕郎前守监察御史张岩书。」刘诗已收入《全唐诗》卷七一五,题仅作《寄桂帅》,有五字误,今重录之。)。

—— 刘崇龟

。

—— 刘崇龟
孤云篇

因风离海上,伴月到人间。徘徊不可住,漠漠又东还。(高丽李仁老《破闲集》引,转引自韦旭升《朝鲜文学史》)(按:《破闲集》云:「文昌公崔致远字孤云,以宾贡入中朝擢第,游高骈幕府。时天下云扰,简檄皆出其手。及还乡,同年顾云赋《孤云篇》以送之云〖诗略〗。」疑与前《三国史记》所录者为同一首诗中之断片。)。

—— 顾云
送崔致远西游将还(题拟)

我闻海上三金鳌,金鳌头戴山高高。山之上兮,珠宫贝阙黄金殿;山之下兮,千里万里之洪涛。傍边一点鸡林碧,鳌山孕秀生奇特。十二乘船渡海来,文章感动中华国。十八横行战词苑,一箭射破金门策。(《三国史记》卷四六。《大正藏》第四九册《新刊贤首碑传正误》引「文章感动中华国」一句。)(按:《三国史记》引此诗为节引。)。

—— 顾云
还丹口诀

置天立地混沌分,造化含花处处焚。一阴一阳乃成道,秋石苍苍浪子孙。玄武朱雀明前路,涌泉真汞守乾坤。鼎鼎制铅成宝物,姹女藏头不肯出。十二葫中紫河车,四十二气烈仙窟。颜如玉,貌如霜,枣叶雄朱修修毕。手抟日月入炉中,炎炎赫赫魂不失。非济凡间饥冻疾,不如学道急须出。水煑冥冥白虎身,兽𬬻上下两莫测。大象不游于兔穴,大悟不拘于小节,迷者心差皆总失。非传下界盲瞽人,灭族亡身不可出。六謌六謌,尔翺已去往蓬莱,白日霞仙,今古密鹤,叫前程,洞庭湖,礼我圣祖为留术。去无声,甘如蜜,一七二七七万毕。开𬬻忽见火一团,光彩炎炎赫赫奕。虽济凡间饥冻疾,不如访道栖金室。(《大还丹照鉴》)(按:《十国春秋》卷四七:「尔朱先生,成都人也。字通微,亦号归元子。唐僖宗时隐炼于金鸡关下石室。居久之,有异人与药一丸,且戒曰:『子见浮石而服之,仙道成矣。』自是遇石必投之水间,视其浮沉。人皆笑以为狂。一日游峡上,有叟舣舟相待,叩其姓氏,对曰:『涪州石姓也。』遂豁然悟曰:『异人浮石之言,斯其应乎?』因服药轻举而去。时天复末年也。先生有《还丹歌》传于蜀中。」应即此人。此诗应即《还丹歌》。《大还丹照鉴》作者为后蜀广政间人,故得以收录之。)。

—— 尔朱翺
答僧问(题拟) 二

宝盖挂空中,有路不曾通。傥求言下旨,便是有西东。(师答。《景德传灯录》卷十六、《五灯会元》卷六)。

—— 约禅师
答僧问(题拟) 一

宝盖高高挂,其中事若何?谁师言下旨,一句不消多。(僧问)。

—— 约禅师
  • 上一页
  • 837
  • 838
  • 839
  • 840
  • 841
  • 842
  • 843
  • 844
  • 845
  • 846
  • 下一页
Copyright © 2024-2025 1ai3.com 壹艾三写作网 黑ICP备20004286号-2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