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艾三写作
  • 首页
  • 古诗词
登录/注册
  • 首页
  • 古诗词
  • 登录/注册
  • 位置:
  • 首页
  • 古诗词
  • 搜索

古诗词数据库

诗歌和词作、古典文集、内涵丰富。

诗经 唐诗 宋词 古典文集

中华古诗词

中华古典文集数据库,收录了包含唐诗、宋诗、宋词和其他古典文集。

收录古诗词: 0
收录作者: 0

返回古诗词
朝代:唐
先秦 西汉 新莽 东汉 魏晋 南北朝 隋 唐 五代 宋 元 明 清
作者:
刘禹锡 王建 张籍 孟郊 李益 卢纶 韦应物 戴叔伦 柳中庸 顾况 李端 皎然 司空曙 元稹 韩竑 张继 柳宗元 元结 刘方平 岑参 更多
标签:
沙场豪迈 英雄 诗经 送别诗 别离诗 五言绝句 日常生活 剥削 农民 疾苦 沉痛 战争 战败 行军环境 将士 思乡 唐诗 诗仙 五言律诗 全唐诗 更多

PS: 已检索到 0条数据

颂 一

三十年来住子(《祖堂集》卷十八作「紫」)湖,二时粥饭(《祖堂集》及《景德传灯录》卷十作「斋粥」)气力麤。无事上山走一转(《祖堂集》、《灯录》作「每日上山三五转」)。试(《五灯会元》卷四作「借」)问(《灯录》作「问汝」)时人(《祖堂集》作「回头问汝」)会也无。

—— 利踪
送友人北游

东归未遂心,北去几沉吟。把酒思乡远,投文入塞深。晋山擎白道,汾水截青林。想见连天雪,安知(一作「长安」)是积霖。(见《文苑英华》卷二八三、《唐音统签》卷六四九《戊签》六四)。

—— 张乔
遇(疑为「过」)信美台诗

零陵郡北云帆落,信美台前江月明。石浅风高滩濑急,孤舟一夜听寒声。(见《舆地纪胜》卷五六《永州》)。

—— 李当
句 二

望望不相近。(见宋李龏《剪绡集》卷下引)。

—— 邵谒
句 一

不知天上月,曾别几多人?(见宋江少虞《皇朝事实类苑》卷五九引李錞《李希声诗话》引)(〖1〗《李希声诗话》云:「余亡友李秉彝德叟寒暑假为余曰:『家藏唐邵谒诗八十篇,甚工。谒选于吏部,部中牓此诗曰:有能过此者,当先注官。众无间言。……』余欲借传,因循不果。」按:今传谒诗仅三十二首,未及半数。)。

—— 邵谒
词 四

池中赤鲤庖所捐,琴高乘去飞上天。命逢福世丁溢恩,簪巾藉绮升曲筵。恩厚德深委如山,洁诚洗志期暮年,乌臼马角宁足言。(影印本《诗渊》第六册第四一一五页)。

—— 邵谒
词 三

三星差池露霑湿,弦悲管清月将入。寒光萧条候虫急,荆王流叹楚妃泣。红颜难长时易戢,凝华结彩久延立,非君之故岂妄集。

—— 邵谒
词 二

桂宫柏寝拟天居,朱爵文窗韬碧疏。象床瑶席镇犀渠,雕屏合匝组帷舒。秦筝赵瑟挟笙竽,垂珰散佩盈玉除,停觞不御欲谁须。

—— 邵谒
词 一

吴刀楚制为佩袆,纤罗雾縠为羽衣。含商咀征歌露晞,珠履飒沓歌袖飞。凄风戛起素云回,车怠马烦客忘归,兰膏明烛承夜晖。

—— 邵谒
日泊

谁惜光阴似惜金,十年湖海已投簪。于今雨屋(《安州诗录》作「屋雨」)青灯夜,消尽风尘未了心。(见清戚鹤泉编《三台诗录》卷一。张靖龙云见清王魏胜《安州诗录》卷一)。

—— 蒋琰
隐居即事

半榻和云卧碧山,飘飘似鹤一身闲。十年不作红尘梦,卓午呼童早闭关。(见《光绪仙居志》卷二三)。

—— 蒋琰
诗

石头荦确高低踏,竹户鼓亨左右间。(均见宋梁克家《淳熙三山志》卷六)。

—— 陈蓬
谶

东去无边海,西来万顷田。松山沙径合,朱紫出其间。

—— 陈蓬

。

—— 陈蓬
句

事向无心得。(《老学庵笔记》卷四)。

—— 章碣
南楼 二

徙倚高楼夜色残,故人聊得罄交欢。千林日落晴偏雨,五月云深暑亦寒。诘曲断岩飞鸟度,参差倒影过江看。惭予浪着登山屐,酒罢豪吟兴未阑。(以上三首均见《鸿湘耆旧集》卷八、同治十三刊增寿等纂《直隶澧州志》卷二五、同治八年刊魏湘纂《续修慈利县志》卷十四)(〖1〗《直隶澧州志》卷十六《隐逸》云:「周朴,隐居天门山,楚王马殷征召不起,著有《灵泉诗集》。」〖2〗同书卷二六《辨讹》云:「周朴,能诗而隐,有气节。闽诗集中所载小传,与《慈志》异。其避地福州不降黄巢遇害者,吴兴人也。居天〖缺二十字〗于□□仅为〖缺九字〗征□则又为唐□□□人,未可强合为一。其《天门灵泉院》诗『不惟用唐僧,传明语即起』,已直溯其事。章华孙斯亿乃谓朴生于晋,老于五代,所咏之灵泉,属慈,非石门夹山之灵泉寺。指为唐僧周朴诗,志亦载其墓,称晋处士,不知何考?若谓生于石晋时,则马氏早灭;若所指司马晋,则又先马殷数百年,相距凡七姓八朝。只是诗与《南楼》二首俱近体,非前五代人作。而廖大隐《楚风补》又以朴为慈利人,唐末寓福州,摭采闽集,益以《南楼》二作。不知寓福者,本吴兴人。闽徐兴公刻朴诗集,敍述甚详,集内亦无《灵泉院》、《南楼》诗,与志载居若墓并在天门山,自当另为一朴。但闽集有《吊李群玉》一绝,曰『知何处』,曰『隔岸香』,固亦尝游澧者。其《灵泉院》、《南楼诗》之为慈周朴作,抑为吴周朴游澧时作,而闽集或以隔远失采,惜不得《慈父》中所纪《灵泉诗集》具览,一厘正之,并以决朴墓之在慈与辞楚辟之,信有事否?若氏族谱,直载为福州人,则尤疏谬者也。」今按:《全唐诗》卷六七三收周朴诗一卷,其中有《吊李群玉》一首,可证朴确曾客澧。又《宿玉泉寺》一首,《直隶澧州志》卷二四,以为寺在澧州。又有《春中途中寄南巴崔使君》、《喜贺拔先辈衡阳除正字》、《次梧州却寄永州使君》,疑朴自巴东入湘,复南行经澧、衡、永、梧而南游。《直隶澧州志》所载慈利另有一周朴之根据,尚嫌不足。惟此说罕为人知,谨录出以资研究。)。

—— 周朴
南楼 一

春山到处喜相从,又是天门十六峰。翠壁深深回鹳鹤,青峰矗矗隐芙蓉。乍疑日出同吴观,祇少金泥拟汉封。愿借仙人杖九节,临风直欲舞双龙。

—— 周朴
天门灵泉院

华亭参后最幽玄,一句能教万古传。猿抱子归青嶂后,鸟衔花落碧崖前。虽知物理无穷际,却恐沧溟有尽年。为报五湖云外客,何妨来此老林泉。(按:《沅湘耆旧集》卷八云:「琮案:元慈利张兑《天门山图诗》末云:『可怜宜都周内史,古冢累累在山址。感时抚景亦怆然,周朴小诗何足拟?』即指此诗也。次联为中和间僧传明语。传明即善会,自鹤林入夹山,有僧问如何是夹山境,答以猿抱子归云云,朴即用其语也。」)。

—— 周朴
梨花(题拟)

临风千点雪。(见《全芳备祖前集》卷九《梨花门》)。

—— 周朴
古人早行诗

早起赴前程,邻鸡尚未鸣。(以上均见明刻本《吟窗杂录》卷十二沙门文彧《诗格》引)。

—— 周朴
  • 上一页
  • 842
  • 843
  • 844
  • 845
  • 846
  • 847
  • 848
  • 849
  • 850
  • 851
  • 下一页
Copyright © 2024-2025 1ai3.com 壹艾三写作网 黑ICP备20004286号-2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