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艾三写作
  • 首页
  • 古诗词
登录/注册
  • 首页
  • 古诗词
  • 登录/注册
  • 位置:
  • 首页
  • 古诗词
  • 搜索

古诗词数据库

诗歌和词作、古典文集、内涵丰富。

诗经 唐诗 宋词 古典文集

中华古诗词

中华古典文集数据库,收录了包含唐诗、宋诗、宋词和其他古典文集。

收录古诗词: 0
收录作者: 0

返回古诗词
朝代:唐
先秦 西汉 新莽 东汉 魏晋 南北朝 隋 唐 五代 宋 元 明 清
作者:
刘禹锡 王建 张籍 孟郊 李益 卢纶 韦应物 戴叔伦 柳中庸 顾况 李端 皎然 司空曙 元稹 韩竑 张继 柳宗元 元结 刘方平 岑参 更多
标签:
沙场豪迈 英雄 诗经 送别诗 别离诗 五言绝句 日常生活 剥削 农民 疾苦 沉痛 战争 战败 行军环境 将士 思乡 唐诗 诗仙 五言律诗 全唐诗 更多

PS: 已检索到 0条数据

登鴈荡明王峰诗

明王嶻嶪与天齐,势压诸峰不可梯。霁雨孤钟云外渡,叫霜群鴈月中栖。仰观碧落星辰近,俯视红尘世界低。七尺灵光双彩展,石门金鼎谩留题。(见同治丙寅刊齐召南修《温州府志》卷二十八)(〖1〗同治《温州府志》卷二十《名臣》录《万历志》云:「吴畦,字正祥,家安国之卢村。登进士第。干符中,为河南节度使,督修黄河有功。黄巢乱,奉勅破走之。中和二年召入朝,同平章事。文德元年,拜谏议大夫,进太子太保,封光禄大夫,勋柱国。论事忤上意,贬润州刺史。会钱镠为镇海节度使,不安其职,遂引退,家居而卒。」出将入相如此,而史家阙如,甚为可疑,今不取。张靖龙云:「见周喟《南雁荡山志》卷七《诗外编》引明人郑思恭《崇祯南雁荡山志》,又见《乾隆平阳县志》卷二。明王峰在白云山〖属南雁荡山〗。」)。

—— 吴畦

。

—— 吴畦
题狄梁公庙

惟公仗高节,为国立储皇。(见《诗学指南》本《诗中旨格》。《吟窗杂录》本作者名缺「贞」字。)。

—— 王贞白
偈

龙光山顶宝月轮,照耀乾坤烁暗云。尊者不移元一质,千江影现万家春。(见《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五灯会元》卷十三。前者但称龙光和尚,今从后书。)。

—— 諲禅师
题玉泉

水性能方圆,泉色常珪壁。云山静有辉。琼液来无迹。泉上修禅人,曹溪分一滴。鉴止更澄源,纷纷万缘息。(见《嘉定赤城志》卷二十三)。

—— 黄璞

。

—— 黄璞
宫词二首 二

双双紫燕语呢喃,怪引春宫梦不甘。闻道君王多惜玉,肯教自碎碧鸾簪。(详附按。此二首承张靖龙同志录示。)(按:张靖龙同志录孙郃四诗见示,并附按语云:「以上诗见清王魏胜《安洲语录》卷一。清戚学标《三台诗录》云:『郃有《早朝诗》,冠冕矞皇,王岑遗范。颈联〖应为颔联〗云:「青琐传香扶日出,紫云护阙拥山来。」其云日字与春早互映尤佳。』张寿镛《张拾遗外纪》中云:『董竹史先生庆酉辑《四明诗干》三卷,录拾遗诗《古意二首》,《哭玄英方干先生诗》一首,末载《三台诗录》语。然则拾遗诗幸存于《唐文粹》而戚氏得录之,独恨其少耳。』详见张寿镛辑《孙拾遗文纂》一卷《补遗外纪》一卷,《四明丛书》第二集第一册。」)。

—— 孙郃
宫词二首 一

杨柳宫边日已斜,歌声犹按《后庭花》。不知春思当谁似,青黛娥眉夺丽华。

—— 孙郃
长信宫

一从同辇辞君宠,已分齐纨赋妾诗。别院花红休怅望(一作「恨」),亦曾开在阿娇时。(以上二首均见嘉庆元年刊戚鹤泉编《三台诗录》卷一、光绪二十年刊王棻纂《光绪仙居志》附《仙居集》卷十九。注一作者,为张靖龙同志所录示之异文。)。

—— 孙郃
春日早朝

三严(一作「年」)望仗正徘徊,曙色盈盈正(一作「金」)殿开。青琐侍香扶日出,紫霞护阙拥山来。班联鹓鹭仙官舞,影动龙蛇淑气催。禁秘天颜常咫尺,小臣(一作「欣忭」)愿进万年杯。

—— 孙郃
柳花(题拟)

本是无情花,南飞又北飞。(见《全芳备祖前集》卷十八)。

—— 子兰
九疑山

天放烟晴绕四围,九峰高处彩云飞。仙坛丹灶灵犹在,鹤驾青霄去不归。晋末几迁风景别,尘中空换子孙非。松花落尽无消息,夜半疏钟彻翠微。(康熙《萍乡县志》卷五、同治《萍乡县志》卷六)(按:《全唐诗》卷六六七收郑启《邓表山》诗,首二句几全异,后六句大致相同。)。

—— 郑启
题黎少府宅红蕉花

不争桃李艳阳天,真对群芳想更妍。秋卷火旗闲度日,昼凝红烛静无烟。肯于萍实夸颜色,要与芙蓉较后先。须信晚成翻有遇,赤心偏得主人怜。(见同治十一年刊锡荣纂《萍乡县志》卷六)(按:《萍乡县志》同卷有唐廪《夏日书黎少府山斋》,因知咸与唐廪为同时人。唐为干宁元年进士。今人张彦生《善本碑帖录》第三卷记曲阜博物馆藏《唐兖公颂碑》碑侧刻大和九年张咸题名,与此诗作者恐非一人。)。

—— 张咸
贞女石(相传秦时有数女游,卒遇风雨,一女化为石。)

当时非望夫,亦不采蘼芜,自化为贞质,因兹入画图。风恬潭镜朗,云散石房孤。寄语郴江妇,初心相似无。(见清黄子高辑《粤诗搜逸》卷一,注出《连州志》)。

—— 张鸿
问政山

千寻练带新安水,万仞花屏问政山。自少云霞居物外,不多尘土到人间。壶悬仙岛吞舟(一作「丹」)罢,椀浸星宫沉(一作「咒」)水闲。宝箓箧(一作「匣」)垂金绦(一作「缕」)带,绛囊绛鎻玉连环。静张棋势(一作「局」)铺还打,默考仙经补又删。床并葛鞋寒兔伏,窗横柽几老龙跧。溪童乞火朝敲竹,山鬼听琴夜撼闩。草暗碧潭思句曲,松昏紫气度{函}(深)(据《苕》改)关。龟成{钱}(浅)(据《苕》改),甲毛犹绿,鹤化幽(一作「黳」)翎顶更殷(一作「丹」)。阮洞神仙分药去,蔡家兄弟寄书还。黄精苗倒眠青鹿,红杏枝低挂白鹇。容易煑茶(一作「银」)供客用,辛勤栽果与猿攀。常寻灵穴通三岛(一作「楚」),拟过流沙化百蛮。新隐渐开(一作「闻」)侵月窟,旧林(一作「邻」)犹悦(一作「说」)枕沙湾。手疏俗礼慵非傲,肘护(一作「后」)灵方臂(一作「秘」)不悭。海上使频青鸟黠,箧中藏久白驴顽。笻枝健杖(一作「拄」)菖蒲节,笋栉高簪玳瑁斑。花气薰心香馥馥,涧声聆耳泠(一作「响」)潺潺。高坟自掩浮生骨,短晷难穷(一作「凋」)不死颜。早晚重逢萧坞客,愿随芝盖出尘寰。(见《增修诗话总龟》卷十五。注一作者为《苕溪渔隐丛诗后集》卷三十八之异文)(按:《苕溪渔隐丛话》录本诗各句次第,与《诗话总龟》有较大不同。兹录其各联韵脚以存其次第:「山」、「间」、「闲」、「关」、「丹」、「还」、「斑」、「湾」、「鹇」、「顽」、「悭」、「环」、「蛮」、「攀」、「删」、「跧」、「闩」、「潺」、「颜」、「寰」。又按:《增修诗话总龟》云:「歙州问政山聂道士所居,尝有人陟险攀萝至绝壁,于岩下嵌空处见题诗一首,虽苔藓昏蚀,而文尚可辨,题云黄台词,不知台何人也。〖下录诗,略。〗台,国初时任屯田员外郎。世有全篇。」《苕溪渔隐丛话》亦以台为「国初」人。二本差异甚大,当一录自石刻,一即「世有全篇」之什。厉鹗《宋诗纪事》卷二收入本诗。然详绎本诗及有关记载,此诗应为唐末任钟传从事之黄台所作为是。主要证据有:一、宋初之黄台,除《总龟》所云外,无他事迹可考。二、问政山在歙州城外十许里,其地唐末适为钟传所奄有。黄台为传从事,具备作诗刻石之条件。三、宋初避太祖讳,「殷」字亦讳,如殷全义即更名汤悦,而石刻诗中尚有「殷」字,世传之本始易为「丹」字,知非)(宋初人作。四、胡仔、厉鹗均谓此诗系咏问政先生聂师道之作。师道事详《苕溪渔隐丛话》引山谷诗、《方舆胜览》、《十国春秋》,为唐末至杨吴初年人,与黄台适同时。而问政山名或谓始于师道。则非。胡仔及闵嗣麟《黄山志定本》卷六均谓山名始于德晦。德晦为邵孙,约大和会昌间人。)。

—— 黄台
献江西钟令公

负笈蓬飞别楚丘,旌旄影里谒文侯。即随社燕来朱户,忽听鸣蝉泣素秋。岁月已嗟迷进取,烟霄只望怨依投。那堪思切溪山路,家苦簟瓢泪欲流。(录自民国廿九年刊龙赓言纂《万载县志·诗征》)(按:题下原注:「以下采《嘉定志》补。」《嘉定志》当指宋林护新嘉定十三年纂《宜春志》十卷集八卷。原书久佚,《永乐大典》收入,清人尚有采撷,今不传。详《中国古方志考》。)。

—— 刘望
颂

好心相待人少悉,开门来去何了期。不知达取同风事,我自修行我自知。(《祖堂集》卷十二)。

—— 匡慧
台州早春

微雨夜来歇,江南春色回。已惊时不住,还恐老相催。人好千场醉,花无百日开。岂堪沧海畔,为客十年来。(见《四库珍本初集》本《天台前集》卷下)(按:《全唐诗续补遗》卷十六据《舆地纪胜》收此诗末二句。《全唐诗》卷一四八收作刘长卿诗,题作《早春》,但诗中海畔为客十年之意,与刘生平不合。任翻在台州生活时间较长,应为其所作。)。

—— 任翻
岁尽日二首(之二)

桂花穷北陆,荆艳下东邻。残粧欲送晓,薄衣已迎春。举袖争流雪,分歌竞绕尘。不应将共醉,年去远催人。(见上海图书馆藏明抄本《古今岁时杂咏》卷四一)。

—— 司空图

。

—— 司空图
  • 上一页
  • 829
  • 830
  • 831
  • 832
  • 833
  • 834
  • 835
  • 836
  • 837
  • 838
  • 下一页
Copyright © 2024-2025 1ai3.com 壹艾三写作网 黑ICP备20004286号-2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