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 唐诗 宋词 古典文集
中华古典文集数据库,收录了包含唐诗、宋诗、宋词和其他古典文集。
PS: 已检索到 0条数据
何(《五灯会元》作「无」)处青山不道场,何须策杖礼清凉。云中纵有金毛现,正眼观时非吉祥。(见《景德传灯录》卷十、《五灯会元》卷四。《石仓历代诗选》卷一一一误作从谂诗)。
沿流不止问如何?真照无偏(《五灯会元》、《林间录》作「边」)说似他。离相离名人不禀,吹毛用了急还(《林间录》、《五灯会元》作「须」)磨。(见《天圣广灯录》卷十、《五灯会元》卷十一、《林间录》卷下)。
。
佛许众生愿,心坚石也穿。今朝虽送别,会却有明年。(均见《增修诗话总龟》卷二三引江邻几《杂志》。今本《江邻几杂志》无此条)。
已负数年红画烛,更辜双带绣香毬。白苹洲上风烟好,扶病须𢬵到后筹。
山底采薇云不厌,洞中栽树鹤先知。(见《日本古典文学大系》七三册藤原公任《和汉朗咏集》卷下《仙家》引)(按:上毛河世宁《全唐诗逸》卷中收二句归「温达」。川口久雄注《和汉朗咏集》以为系沿袭《千唐佳句》抄本的误字而致误。题从架藏私注本。)。
窗疏眉语度。(见《类说》卷四九《汉上题襟》)。
山寺明媚木芍药,野田叫噪官虾蟆。(见《能改斋漫录》卷五《汉以牡丹为木芍药》条)。
𠡠命如雷下翠微,风前垂泪脱禅衣。云中有寺不容住,尘里无家何处归。(见《五灯会元》卷四)(按:《舆地纪胜》卷十九录中和间僧麻衣禅师《麻衣颂》,与此颂仅数字不同。难以确定归属,今两收。《石仓历代诗选》卷一一一收「明月」、「𠡠命」二首。)。
忍仙林下坐禅时,曾被歌王割截肢。况我圣朝无此事,只今休道亦何悲。(见《景德传灯录》卷九、《五灯会元》卷四)(按:《祖堂集》卷十七以「心本」、「忍仙」二首作正原偈。《淳熙三山志》卷三七则以正原「沧溟几度变桑山」一偈归智真,今皆不取。)。
明月分形处处新,白衣宁坠解空人。谁言在俗解(《五灯会元》作「妨」)修道,金粟曾为长者(《五灯会元》作「居士」)身。
心本绝尘何用洗,身中无病岂求医。欲知是佛非身(《淳熙三山志》卷三七作「心」)处,明鉴高悬未照时。
君自成龙我成道。(见明王应山篡《闽都记》卷十九)(按:《闽都记》云:「双峰寺在绥平里,今四都也。唐咸通五年,僧师复自小箬双髻峰移建今所焉。观察使林衮同业儒同入关,至扬子渡口,师复有出尘之兴,赋诗曰〖略〗。浩然而归,卜筑于此。观察使李瓒请赐寺额。」)。
目前无一法,当处亦无人。荡荡金刚体,非妄亦非真。(《林间录》卷上)。
万法一如不用拣,一如谁拣谁不拣。即今生死本菩提,三世如来同个眼。(同前)。
不识金刚体,却唤作缘生。十方真寂灭,谁在复谁行。(同前。又见《林间录》卷上)。
佛性堂堂显现,住性有情难见。若悟众生无我,我面何殊(《五灯会元》作「如」)佛面?(《景德传灯录》卷十、《五灯会元》卷四)。
学道之人不识真,只为从来认识神。无始劫来生死本,痴人唤作本来身。(《景德传灯录》卷十、《五灯会元》卷四、《丛林公论》)。
碍处无(《景德传灯录》作「非」)墙壁,通处勿(《景德传灯录》作「没」)虚空。若能(《景德传灯录》作「人」)如是解,心色本来同。(《祖堂集》卷十七、《景德传灯录》卷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