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艾三写作
  • 首页
  • 古诗词
登录/注册
  • 首页
  • 古诗词
  • 登录/注册
  • 位置:
  • 首页
  • 古诗词
  • 搜索

古诗词数据库

诗歌和词作、古典文集、内涵丰富。

诗经 唐诗 宋词 古典文集

中华古诗词

中华古典文集数据库,收录了包含唐诗、宋诗、宋词和其他古典文集。

收录古诗词: 0
收录作者: 0

返回古诗词
朝代:唐
先秦 西汉 新莽 东汉 魏晋 南北朝 隋 唐 五代 宋 元 明 清
作者:
刘禹锡 王建 张籍 孟郊 李益 卢纶 韦应物 戴叔伦 柳中庸 顾况 李端 皎然 司空曙 元稹 韩竑 张继 柳宗元 元结 刘方平 岑参 更多
标签:
沙场豪迈 英雄 诗经 送别诗 别离诗 五言绝句 日常生活 剥削 农民 疾苦 沉痛 战争 战败 行军环境 将士 思乡 唐诗 诗仙 五言律诗 全唐诗 更多

PS: 已检索到 0条数据

赠谭先生

古观重重遶翠微,杉松深处掩双扉。云生万壑投龙去,海隔三山放鹤归。花洞宴游春日永,石坛朝礼曙星稀。每听高论长生理,拟向尘中便拂衣。(见《瀛奎律髓》卷四十八《仙逸类》。此诗明李蔉所辑《宋艺圃集》作李九龄诗。按徽之又有《禁林䜩会之什》一首见于《翰苑群书》者,系入禋后所作,不收录。)。

—— 杨徽之
赠马道士

水共逍遥云共孤,混时言笑只佯愚。经年但醉宜城酒,千里唯担《华岳图》。寻野鹤来空碧洞,覔琴僧去渡重湖。人间再见知何日,乞取先生石辘轳。(见方回《瀛奎髓》卷四十八《仙逸类》。)(按《瀛奎律髓》原注云:「九龄,干德五年进士第三人。」与《全唐诗》小传作干德二年者异。)。

—— 李九龄
夜吟窦巩集追思夷门题处已三稔矣凄然感兴书之

往岁记时梁苑夜,今宵题处洛城秋。浮生瞥电人何在,怀旧伤心泪迸流。三径竹风邻笛怨,一庭霜月井{桐}(梧)愁。妻儿未会{余}(予)惆怅,只怪灯前不举头。(见《宋诗纪事》卷二。此诗出影宋刻《窦氏联珠集》附录,诗前有张昭跋:「巩嗫嚅,诗一何神妙,恨此少不见。其集,《联珠》之最也。戊戌岁中元前一日夷门旅舍书,潜夫。」潜夫为昭字。诗题中「夷门题处」,即指此跋。戊戌为天福三年〖九三八〗,知诗作于天福六年〖九四一〗。有二处异文,今据改。)。

—— 张昭
赠徐鼎臣常侍

不将才业暂时夸,人仰声名遍海涯。月满朝衣听禁漏,更阑分直扫宫花。谏书未上先焚稾,御笔曾传立草麻。见说下朝无一事,小池栽苇学僧家。(见《江南余载》卷下。)(〖1〗《江南余载》畧谓:徐铉为人忠厚,不以位貌骄人。有印粲者献诗曰〖诗不重录〗云云。望按:徐铉有《印秀才至舒州见寻别后寄诗依韵和》及「和印先辈及第后献座主朱舍人郊居之作」,则印粲于时已擢进士第矣。又按《历代吟谱》录印粲诗二句:「见说下朝无一事,小池栽苇学僧家。」标其题曰《赠徐鼎臣常侍》,盖此诗之末二句也。)。

—— 印粲
耒阳杜工部墓(题拟)

南游何感思,更甚叶缤纷。一夜耒江雨,百年工部文。青山当日见,白酒至今闻。惟有为诗者,经过时吊君。(见钱谦益《笺注杜工部集唱酬题就是》引《耒阳祠志》。《增修诗话总龟》卷四三引刘斧《摭遗》引「一夜耒江雨,百年工部文」二句,称为「唐人诗」。)。

—— 孟宾于
仙客

胎化仙禽性本殊,何人携尔到京都。因加美号为仙客,称向闲庭伴野夫。警露秋声云多远,翘沙晴影月中孤。青田万里终归去,暂处鸡群莫叹吁。(见《宋诗纪事》卷二。)(见《瀛奎律髓》卷二七。)(〖1〗《青箱杂记》〖宋吴处厚撰〗:「昉所畜五禽,名五客,仙客鹤,雪客鹭,闲客白鹇,陇客南客孔雀,西客鹦鹉,有诗云。」〖今本《青箱杂记》无此条。〗)。

—— 李昉
赠贾黄中(贾以七岁应童子举)

七岁神童古所难,贾家门户有衣冠。十人科第排头上,五部经书诵舌端。见榜不知名字贵,登筵未识管弦欢。从今稳上青云去,万里谁能测羽翰。(见《宋诗纪事》引《闻见前录》。)(见《邵多闻见录》卷六。)(望按:贾黄中字娲民,南皮人。生后晋天福六年,卒宋太宗至道二年。《宋史》卷二六五有传。诗注云「七岁应童子举」,则时当晋天福十二年,尚未入宋也。)。

—— 李昉

。

—— 李昉
咏牡丹

枣花至小能成实,桑叶虽柔解吐丝。堪笑牡丹如斗大,不成一事又空枝。(见《宋诗纪事》引《历代吟谱》。见明刻本《吟窗杂录》卷三十三《历代吟谱》。)。

—— 王溥
谢进士张翼投诗两轴

清河诗客本贤良,惠我新吟六十章。格调宛同罗给事,功夫深似贾司仓。登山始觉天高广,到海方知浪渺茫。好去蟾宫是归路,明年应折桂枝香。(见《宋诗纪事》引宋张齐贤《洛阳搢绅旧闻记》。)(见《洛阳缙绅旧闻记》卷一《陶副车求荐见忌》。)。

—— 王溥
诫儿姪八百字

(昨得谢课书,希于京秩之中更与迁转。余以诸儿姪辈生长以来,未谙外事,艰难损益,懵然莫知,因抒古诗一章晓之。)去年初释褐,一命列蓬丘。(谓谢课。)青袍春草色,白纻弃如仇。适会龙飞庆,王泽天下流。尔得六品阶,无乃太为优。凡登进士第,四选升校讐。历官十五考,叙阶与尔俦。如何志未满,意欲陵(《纪事》「陵」作「凌」。)云游。若言品位卑,寄书来我求。省之再三叹,不觉泪盈眸。吾家本寒素,门地寡公侯。先子有令德,乐道尚忧游。生逢世多僻,委任信沉浮。仕宦不喜达,吏隐同庄周。积善有余庆,清白为贻谋。伊余奉家训,孜孜务进修。夙夜事勤肃,言行思悔尤。出门择交友,防慎畏薰莸。省躬常惧玷,恐掇庭闱羞。童年志于学,不堕(《纪事》「堕」作「惰」。)为箕裘。二十中甲科,頳尾化为虬。(二十三进士及第,今举全数。)三十入翰苑(时三十三,),步武向瀛州。四十登宰辅(年四十一),貂冠侍冕旒。备位行一纪,将何助帝猷。既非救旱雨,岂是济川舟。天子未遐弃,日益素餐忧。黄河润千里,草木皆浸渍。吾宗凡九人,继踵升官次。门内无白丁,森森朱绿紫。鹓行洎内职,亚尹州从事。府掾监省官,高低皆清美。悉田侥幸升,不因资考至。朝廷悬爵秩,命之曰公器。才者禄及身,功者赏于世。非才及非功。安得专(《纪事》「专」作「霑」。)厚利。寒衣内府帛,饥食太仓米。不蚕复不穑,未尝勤四体。虽然一家荣,岂塞众人议。颙颙十目窥,龊龊千人指。(曾参云:「十目所视。」古人云:「千人所指。」言可畏。)借问尔与吾,如何不自媿?戒尔学立身,莫若先孝悌。怡怡奉亲长,不敢生骄易。战战复兢兢,造次必于是。戒尔学干禄,莫若勤道艺。尝闻诸格言,学而优则仕。不患人不知,惟患学不至。戒尔远耻辱,恭则近乎礼。自卑而尊人,先彼而后己。《相鼠》与《茅鸱》,宜鉴诗人剌。(《毛诗》:「《相鼠》,刺无礼。」《左传》:「茅鸱」,刺不恭。)戒尔勿放旷,放旷非端士。周孔垂名教,齐梁尚清议。南朝称八达,千载秽青史。戒尔勿嗜酒,狂药非佳味。能移谨厚性。化为凶险(《纪事》「险」作「暴」。)类。古今倾败者,历历皆可记。戒尔勿多言,多言者众(《纪事》「者众」作「众所」。)忌。苟不慎枢机,灾危从此始。是非毁誉间,适足为身累。举世重交游,拟结金兰契。忿怨容易(《纪事》「容易」作「从是」。)生,风波当时起。所以公君子心,汪汪淡如水。举世好承奉,昂昂增意气。不知承奉者,以尔为玩戏。所以古人疾,籧篨与戚施。举世重任侠,(《史记》:「轻死重义曰侠。」)呼俗(《纪事》「呼俗」作「俗呼」。)为气义。(《纪事》「气义」作「义士」。)为人赴急难,往往陷刑死。所以马援书,殷勤戒诸子。(马援告儿孙书,甚非此事。)举世贱清素,奉身好华侈。肥马衣轻裘,扬扬过闾里。虽得巿童怜,还为识者鄙。我本羁旅臣,遭逢尧舜理。位重才不充,戚戚怀忧畏。深渊与薄冰,蹈之唯恐坠。尔曹非悯我,勿使著罪戾。闭门敛踪迹,缩首避名势。名势不久居,毕竟何足恃。物盛必有衰,有隆还有替。速成不坚牢,亟走多颠踬。灼灼园中花,早发还先萎。迟迟涧畔松,郁郁含晚翠。赋命有疾徐,青云难力致。寄语谢诸郎,躁进徒为耳。(见《宋文鉴》卷十四。以《宋诗纪事》校之。)(此诗疑作于入宋后。)(〖1〗《宋史》卷二四九《范质传》:「从子校书郎杲求奏迁秩,质作诗晓之。时人传诵,以为劝戒。」)。

—— 范质

。

—— 范质
句 二

钟山祠畔宿烟晴,玉涧桥边碧树春。(见《景定建康志》卷十八《山川志》。)

—— 徐铉
句 一

落月依楼阁,归云拥殿廊。(《宿山寺》,见《宋诗纪事》引宋释文莹《玉壶野史》。)(见《玉壶清话》卷八。)。

—— 徐铉
吴王挽辞二首 二

土德承余烈,江南广旧恩。一朝人事变,千古信书存。哀挽周原道,铭旌郑国门。此生虽未死,寂寞已消魂。(以上二首角《宋诗纪事》卷三。)(见《东轩笔录》卷一、《宋朝事实类苑》卷三六。第一首第四句「白草」二字,《东轩笔录》作「芳草」、《宋朝事实类苑》作「荒草」。)(〖1〗宋翟耆年《籀史》:「徐铉鼎臣从李煜归朝,为银青光禄大夫、右散骑常侍。太平兴国中,李煜薨,诏侍臣撰煜神道碑。有欲中伤铉者,奏曰:『吴王事,莫若徐铉为详。』遂诏铉撰。铉泣曰:『臣旧事李煜,陛下容臣存故主之义,乃敢奉诏。』太宗许之。铉但推言历数有尽,天命有归而已。其警句云:『东邻搆祸,南箕扇疑,投杼致慈亲之惑,乞火无邻妇之词。始劳因垒之师,终后涂山之会。』太宗览之,称叹不已。异日复得铉所撰《吴王挽词》,今传者二首云云。铉被诏撰《江南录》,故有『信书』之句。东邻谓钱俶也。」〖2〗望按:如《籀史》所载,知挽辞二首之作,已在入宋之后。以所涉李煜,曾是南唐之主,而徐铉生活于五代者亦四十余年,且《全唐诗》徐铉卷亦收其仕宋后篇什,故仍援例录补,俾成完帙。)。

—— 徐铉
吴王挽辞二首 一

倏忽千龄尽,冥茫万事空。青松洛阳陌,白草建康宫。道德遗文在,兴衰自古同。受恩无补报,反袂泣途穷。

—— 徐铉

(《全唐诗》编徐铉诗为六卷,以下二首及句均所未收,据《宋诗纪事》卷三录补之。)。

—— 徐铉
又题

当今积善竞修崇,七宝庄严作梵宫。佛日明时齐舜日,皇风清处接慈风。一乘妙理应难测,万刼良缘岂易穷。共恨尘劳非法侣,掉鞭归去夕阳中。(同前《鉴诫录》卷六。《全唐诗》亦无佚句。)(望按:《全唐诗》佚句卷共收段义宗佚诗六句,注云出《吟窗杂录》。其中「浮花」两句,即今补第一首中句;「玉排」二句,即今补第二首中句。另有「悬心秋夜月。万里照乡关」两句,实非佚句,全诗已收入《全唐诗》,署名「布燮」。布燮,长和国人犹言宰相也,非人名,《全唐诗》与作者名等视之,失察矣。句中「乡关」,《鉴谮录》作「关山」。日本汉学家丰田穰氏所撰《全唐诗纠谬》〖见昭和二十三年即公元一九四八年养德社刊《唐诗研究》〗一文,中曾据我国后蜀何光远《鉴诫录》卷六《布燮朝》一条,稽之《全唐诗》,谓系《全唐诗》所未收,可以补佚云云。此文近承日友波多)(野太郎教授函赠,即以鲍氏刻《知不足斋丛书》本《鉴诫录》校其原诗。畧志颠末,深以得丰田氏论文启迪之助为感。)。

—— 段义宗
题三学院经楼

鹫岭鸡园不可俦,叨陪龙象喜登游。玉排复道珊瑚殿,金错危栏翡翠楼。尚欲归心求四谛,敢辞旋绕满三周。羲和鞭挞金乌疾,欲网无由肯驻留?(同前《鉴诫录》卷六。《全唐诗》佚句卷只存三、四句。此诗第四句「危栏」,《全唐诗》作「危椆」。)。

—— 段义宗
题大慈寺芍药

浮花不与众花同,为感高僧护法功。繁影夜铺方丈月,异香朝散讲筵风。寻真自得心源静,观色非贪眼界空。好是芳馨堪供养,天教生在释门中。(见后蜀何光远《鉴诫录》卷六。)(《知不足斎丛书》二十二集第一百七十册。按《全唐诗》佚句卷仅存首二句。此首句「浮花」,《全唐诗》作「此花」。)。

—— 段义宗
  • 上一页
  • 992
  • 993
  • 994
  • 995
  • 996
  • 997
  • 998
  • 999
  • 1000
  • 1001
  • 下一页
Copyright © 2024-2025 1ai3.com 壹艾三写作网 黑ICP备20004286号-2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