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艾三写作
  • 首页
  • 古诗词
登录/注册
  • 首页
  • 古诗词
  • 登录/注册
  • 位置:
  • 首页
  • 古诗词
  • 搜索

古诗词数据库

诗歌和词作、古典文集、内涵丰富。

诗经 唐诗 宋词 古典文集

中华古诗词

中华古典文集数据库,收录了包含唐诗、宋诗、宋词和其他古典文集。

收录古诗词: 0
收录作者: 0

返回古诗词
朝代:唐
先秦 西汉 新莽 东汉 魏晋 南北朝 隋 唐 五代 宋 元 明 清
作者:
刘禹锡 王建 张籍 孟郊 李益 卢纶 韦应物 戴叔伦 柳中庸 顾况 李端 皎然 司空曙 元稹 韩竑 张继 柳宗元 元结 刘方平 岑参 更多
标签:
沙场豪迈 英雄 诗经 送别诗 别离诗 五言绝句 日常生活 剥削 农民 疾苦 沉痛 战争 战败 行军环境 将士 思乡 唐诗 诗仙 五言律诗 全唐诗 更多

PS: 已检索到 0条数据

白鹿洞二首 二

一上西园避暑亭,芰荷香细午风轻。眼前物物皆佳兴,并作吟窝一味清。(此二首从清余姚邵启贤辑、武昌陶氏刊本《王贞白诗》中补得。邵氏序谓此二首系据家刻本续补,《全唐诗》所未收者。)。

—— 王贞白
白鹿洞二首 一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

—— 王贞白
又一首

吾道岂便丧,时人自不容。白头伤久别,青眼忆相逢。萍迹风波急,荷衣雾露浓。空编太平颂,天子未登封。(以上均见《永乐大典》卷一一○○○「六姥」「府」字「明府」条〖十一函一百十册〗。以上诸诗,《永乐大典》皆注明出王贞白《灵溪集》。《直斋书录解题》卷十九著录此集,共七卷,今不存。)。

—— 王贞白
宛陵早秋卧病代书寄周明府

为谢临卭宰,时多阙附书。懒非嵇叔夜,疾比马相如。溪雨凉生后,山亭月上初。怀君自有句,何必遗双鱼。

—— 王贞白
赠浔阳冯明府

政约人知惧,讼庭荒草生。日高诸吏散,风到七弦清。诗味匡山色,卧谙湓浦声。柴桑已不远,何苦念前程。

—— 王贞白
送建昌冯明府

尝闻陶彭泽,解印归匡庐。今见冯海昏,辞官还隐居。贤人五百年,间生信非虚。清风激贪冒,白云同卷舒。家山列画屏,绿水环庭除。秋清对吟尊,羲皇人不如。祇今建昌民,方话大冯君。何必遗爱碑,政声人尽闻。

—— 王贞白
礼聂先生新安重围先生能通两军之好及城开民皆复全也

李白辞翰苑,前山寻隐沦。不遇采芝翁,满洞惟白云。(原注:李白昔日曾于此山寻许宣平先生不遇。)我来礼先生,得与龟鹤亲。学道须有缘,始逢天上人。四皓安汉室,先生存歙民。阴功数已满,自合成天真。如何未上升,应待玉皇迎。我愿去浮名,随师归三清。(此见《永乐大典》卷一○四五九「四济」「礼」字〖十一函一百四册〗。)。

—— 王贞白
昭阳落花

空树落花时,宫嫔泣暮晖。尽皆承雨露,争不惜芳菲。残蘂犹黏草,余香尚惹衣。无言属青鸟,青鸟自衔飞。(以上见《永乐大典》卷五八三九「十六麻」「花」字「落花」条〖七函六十一册〗。)。

—— 王贞白
下地日侍陆侍郎御䜩赋得落花(「下地日」,疑应作「下第日」。)

何处足落花,漂泥与藉沙。春深上林苑,日晚五侯家。遍地轻难扫,当风势易斜。无心媿蜂蝶,来岁即荣华。

—— 王贞白
戏赠乡人

前年内展室考文华,咫尺天颜隔绛纱。御榜早闻传异国,乡人犹似薄东家。中宵纵匣冲星劒,临水难留上汉槎。明日春风动行色,惟愁重别故林花。(此见《永乐大典》卷三○○四「九真」「人」字〖五函四十一册〗。)。

—— 王贞白
赠刘台处士

摆落尘埃深处隐,欲将麋鹿混高踨。兵机不让韩擒虎,笑癖微方陆士龙。月窟常留丹桂在,家山贪卧白云重。寻址朝有诏征遗逸,莫挂头冠著涧松。(以上见《永乐大典》卷一三四五○「二寘」「处士」〖十四函一百三十七册〗。)。

—— 王贞白
赠彭蟾处士

不阻兵散乱,穿杨已叠双。文深李北海,诗净贾长江。退隐𣃁山药,醉眠凭酒缸。年年搜草泽,未便老书窗。(案彭蟾字东蟾,好学不仕,《全唐诗》卷五百四十六收彭蟾诗一首。)。

—— 王贞白
旅夜怀故人

羸形对寒影,即此更何亲。半夜枕前泪,穷秋乡外身。雨余岚色动,风静月华新。故友谁相忆?年来入梦频。(见《永乐大典》卷三○○五「九真」「人」字〖五函四十二册〗。)。

—— 符蒙
献淮南崔相公

天临黄合如秋净,日照洪钧若昼清。虎帐坐分真宰气,象筵吹出泰阶声。云霞自入淮王梦,风月谁含炀帝情。见说蓬莱百王发,玉皇吟出广陵城。(此见《永乐大典》卷二七四四「八灰」「崔」字「崔某」条引《维扬志》〖四函三十四册〗。)。

—— 罗隐
题善权寺石壁

四周寒暑镇湖关,三卧漳滨带病颜。报国虽当存死节,解龟终得遂生还。容华渐改心徒壮,志气无成鬓早斑。从此使归林薮去,更将余奉买南山。(见海宁吴骞《拜经楼诗话》卷二第十七条。同治《增修宜兴县壹》卷十《艺文志》亦载之。)(又见《古今图书集成·山川典》卷九九《善权洞部》。)(〖1〗《拜经楼诗话》卷二:「唐李𧏖诗世不多见。宜兴善卷二毅题石壁一首曰〖诗畧〗。盖𧏖太和时尝见白龙于此,其诗尚有元和遗音。𧏖本名虬,将赴举,梦名上添一画成虱字,及寤,曰:『虱者,𧏖也。』乃更名,果登第。皆可补《全唐纪事》之遗。」望按:《全唐文》卷七八八收李𧏖《请自出俸钱收赎善权寺事奏文》一篇,畧谓「寺在县南五十里离墨山,是齐时建立。……寺内有洞府三所。号为干洞者,石室通明处可坐五百余人,稍暗处,执炬验入,不知深浅。……洞门直下便临大水洞,潺湲宛转,湍濑实繁,于山腹内漫流入小水洞。小水洞亦是一石室,室内水泉无底,大旱不竭。洞门对斋堂厨库,似非人境。洞内常有云气升腾,云是龙神所居之处。臣大和中在此习业。……臣怀此冤愤近三十年。……今请自出俸钱依元买收赎,访名僧主持,教化同力,却造成善权寺。……」诚如此文所云,大和中李𧏖曾于此习业,三十年后始出俸钱收赎,推其时当在壹宗咸通中。然则题此诗于寺壁,要亦咸通间事矣。)。

—— 李𧏖
又句

子孙何处闲为客,松柏被人伐作薪。(同前见《周太朴诗》,云据《他日州志》录存。见《吟窗杂录》卷二八。)。

—— 周朴
灵岩寺

碧峰顶上开禅坐,纵目聊穷宇宙间。白日才离东海底,清光先照户窗间。(宋李俊甫《莆阳比提》卷七收此诗,题作《灵严上方》,「东海」作「沧海」。《全唐诗续补遗》卷十三据《莆风清籁集》卷五八《游踪》收此诗,题作《灵岩广化寺》,「户窗间」作「户窗前」,今删彼存此。)(此诗见道光甲辰年侯官严鸿谟校刊《周太朴诗》。按诗集原为明徐𤊹兴公所编,严刊本于徐编增诗二首,此即其中一首,云据《莆风清籁集》增。又按:此诗《全唐诗》仅存「白日才离东海底,清光先照户窗间」两句,此则其全璧也。)。

—— 周朴
登陈拾遗书台览杜工部留题慨然成咏(原署:「前权知尚书刑部郎中牛峤。」)

步出县西郊,攀萝登峭壁。行到蘂珠宫,暂喜抛火宅。羽帔请焚修,霜钟扣空寂。山影落中流,波声吞大泽。北厢引危槛,工部曾刻石。辞高谢康乐,吟久惊神魄。拾遗有书堂,荒榛堆瓦砾。二贤间世生,垂名空烜赫。逸足拟追风,祥鸾已𨭝翮。伊余诚未学,(伊余,应作「伊余」。)少被文章役。兴来挥兔毫,欲竞雕弧力。虽称含香吏,犹是飘蓬客。薄命值乱离,经年避矛戟。今来略倚柱,不觉冲暝色。袁安忧国心,谁怜鬓双白?(见《永乐大典》卷三一三四「九真」「陈」字「陈子昂」条引《潼川志》〖五函四十四册〗。)(按:诗后原纪年时曰「光启三年九月二十六日」。)。

—— 牛峤
览陈拾遗文集(按题下原署名曰「东川观察判官长沙刘蜕」。)

郪中好事人,家藏君十轴。余来多暇日,借得昼夜读。意气高于头,冰霜冷人腹。就中《大雅》篇,日日吟不足。生遇明皇帝,君臣竟不识。沉湮死下位,我辈更莫卜。射洪客来说,露碑今已踣。剜刓存灭半,势欲入沟渎。寓书托宰君,请为试摩挃。树之四达地,覆碑高作屋。愤君死后名,再依泥沙辱。世路重富贵,婉娩好眉目。文学如君辈,安得足衣食。不死横路渠,为幸已多福。我有平生心,推残不局促。揖君盛年名,万钟何足禄。量长复校短,凫胫不愿续。悲君泪垂颐,云山空蜀国。(见《永乐大典》卷三一三四「九真」「陈」字「阳子昂」条引《潼川志》〖五函四十四册〗。)。

—— 刘蜕

。

—— 刘蜕
  • 上一页
  • 996
  • 997
  • 998
  • 999
  • 1000
  • 1001
  • 1002
  • 1003
  • 1004
  • 1005
  • 下一页
Copyright © 2024-2025 1ai3.com 壹艾三写作网 黑ICP备20004286号-2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