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艾三写作
  • 首页
  • 古诗词
登录/注册
  • 首页
  • 古诗词
  • 登录/注册
  • 位置:
  • 首页
  • 古诗词
  • 搜索

古诗词数据库

诗歌和词作、古典文集、内涵丰富。

诗经 唐诗 宋词 古典文集

中华古诗词

中华古典文集数据库,收录了包含唐诗、宋诗、宋词和其他古典文集。

收录古诗词: 0
收录作者: 0

返回古诗词
朝代:唐
先秦 西汉 新莽 东汉 魏晋 南北朝 隋 唐 五代 宋 元 明 清
作者:延寿
刘禹锡 王建 张籍 孟郊 李益 卢纶 韦应物 戴叔伦 柳中庸 顾况 李端 皎然 司空曙 元稹 韩竑 张继 柳宗元 元结 刘方平 岑参 更多
标签:
沙场豪迈 英雄 诗经 送别诗 别离诗 五言绝句 日常生活 剥削 农民 疾苦 沉痛 战争 战败 行军环境 将士 思乡 唐诗 诗仙 五言律诗 全唐诗 更多

PS: 已检索到 0条数据

句 四

草浓春径狭,树密晚窗阴。(均见明刻本《吟窗杂录》卷三十二《古今诗僧》。)(按:延寿卒于开宝八年,时吴越虽已奉宋为正朔,用其年号,而仍维持独立。吴越纳土,为延寿卒后三年之事。诸书或以延寿为宋人,实未谛。)。

—— 延寿
句 三

春雨闭花径,晚云生石楼。

—— 延寿
句 二

绕绣屏飞花外蝶,隔金笼语柳中莺。

—— 延寿
句 一

言前体道乾坤窄,笔下搜吟海岳枯。

—— 延寿
武肃王有旨石桥设斋会进一诗 六

登云步岭涉烟程,好景随心次第生。圣者已符祥瑞事,地灵全副祷祈情。洞深重叠拖云湿,滩浅潺湲漱水清。愿满事圆归去路,便风相送片帆轻。(见《四库全书珍本初集》本宋林表民《天台前集别编》。(按:《全唐诗》卷八五一收六诗,仅云为「吴越僧」作。今确定为吴越释延寿作。)。

—— 延寿
武肃王有旨石桥设斋会进一诗 五

幡花宝盖满清川,祈祷迎来圣半千。莫道圣缘无影响,须知嘉会有因缘。空中长似闻天乐,岩畔尝疑有地仙。何必更寻兜率去,重复灵应事昭然。

—— 延寿
武肃王有旨石桥设斋会进一诗 四

凌晨迎请倍精诚,亲散鲜花异处清。罗汉攀枝呈梵相,岩僧倚树现真形。神幡双出红霞动,宝塔全开白气生。都为王心标意切,满空盈月瑞分明。

—— 延寿
武肃王有旨石桥设斋会进一诗 三

智泉福海莫能逾,亲自王恩运睿谟。感现尽冥心境界,资持全固道根株。石梁低翥红鹦鹉,烟岭高翔碧鹧鸪。胜妙重复惟祷祝,永资军庶息灾虞。

—— 延寿
武肃王有旨石桥设斋会进一诗 二

仙源佛窟有天台,今古嘉名遍九垓。石磴嵌空神匠出,瀑泉雄壮雨声来。景强偏感高僧住,地胜能令远思开。一等翘诚依此处,自然灵贶作梯媒。

—— 延寿
武肃王有旨石桥设斋会进一诗 一

南有天台事可尊,孕灵含秀独超群。重重曲涧侵危石,步步层岩踏碎云。金雀每从云里现,异香多向夜深闻。当知此界非凡界,一道幽奇各自分。。

—— 延寿
同于秘丞赋瀑泉诗

大禹不知凿,来源亦自成。包应怜众白,声合让孤清。远势曾吞海,飞流欲喷鲸。灵槎如可泛,天际问归程。(二首均录自光绪三十四年刊张美翊纂《奉化县志》卷四。前首又见《古今图书集成·山川典》卷一一○。)(按:二诗原署「周僧智觉」。同书卷三三《方外传》云:「周知觉,名延寿,钱塘王氏子。周广顺二年住雪窦,吴越钱氏崇信之。著宗镜录一百卷。」原注:「康乾志」。)。

—— 延寿
游上雪窦诗

下雪窦游上雪窦,过云峰后望云峰。如趋仙府经三岛,似入天门彻九重。无日不飞丹顶鹤,有时忽起隐潭龙。祇因奉诏西归去,此境何由得再逢。

—— 延寿
定慧相资歌

祖教宗中有二门,十度万行称为尊。初名止观助新学,后成定慧菩提根。唯一法,似双分,法性寂然体真止,寂而常照妙根存。定为父,慧为母,能孕千圣之门户。增长根力养圣胎,念念出生成佛祖。定为将,慧为相,能弼心王成无上。永作群生证道门,即是古佛菩提样。定如月,光烁外道邪星灭。能挑智炬转分明,滋润道芽除爱结。慧如日,照破无明之暗室。能令邪见愚夫禅,尽成般若波罗蜜。少时默,杀那静,渐渐增修成正定。诸圣较量功不多,终见灵台之妙性。瞥闻法,才历耳,能熏识藏觉种起。一念回光正智开,须臾成佛法如是。禅定力,不思义,变凡为圣杀那时。无边生死根由断,积劫尘劳巢穴堕。湛心水,净意珠,光吞万象烁千途。抉开己眼无瑕翳,三界元无一法拘。觉观贼,应时克,攀缘病,倐然净。荡念垢兮洗惑尘,显法身兮坚慧命。如断山,若停海,天翻地覆终无改。莹似琉璃含宝月,倐然无寄而无待。般若慧,莫能量,自然随处现心光。万行门中为导首,一切时中称法王。竭苦海,碎邪山,妄云卷尽片时间。贫女室中金顿现,壮士额上珠潜还。斩痴网,截欲流,大雄威猛更无俦。能令铁床铜柱冷,顿使魔怨业果休。和诤讼,成孝义,普现群生超佛智。边邪恶慧尽朝宗,蝼蚁鲲鹏齐受记。偏修定,纯阳烂物刳正命。若将正慧照禅那,自然万法明如镜。偏修慧,纯阳枯物成迂滞。须凭妙定助观门,如月分明除雾翳。劝等学,无偏修,从来一体无二头。似禽两翼飞空界,如车二轮乘白牛。即向梵途登觉岸,便于业海泛慈舟。或事定,制之一处无不竟;或理定,唯当直下观心性;或事观,明诸法相生筹算;或理观,顿了无一无那畔。定即慧,非一非二非心计;慧即定,不同不别绝观听;或双运,即寂而照通真训;或俱泯,非定非慧超常准。一尘入定众尘起,般若门中成法尔。童子身中三昧时,老人身分谈真轨。能观一境万境同,近尘远刹无不通。真如路上论生死,无明海里演圆宗。眼根能作鼻佛事,色尘入定香尘起。心境常同见自差,谁言不信波元水。非寂非照绝言思,而寂而照功无比。权实双行阐正途,体用更资含妙旨。劝诸子,勿虚弃,光阴如箭如流水。散乱全因缺定门,愚盲祇为亏真智。真实言,虚入耳,千经万论同标记。定慧全功不暂忘,一念顿归真觉地。定须习,慧须闻,勿使灵台一点昏。合抱之树生毫末,积渐之功成宝尊。猕猴学定生天界,女子才思入道门。自利利他因果备,若除定慧莫能论。(《大正新刊大藏经》第四十八册延寿《永明智觉禅师唯心诀》附收。)。

—— 延寿
偈 二

欲识永明旨,门前一湖水。日照光明生,风来波浪起。(见《景德传灯录》卷二十六、《五灯会元》卷十。)。

—— 延寿
偈 一

孤猿叫落中岩月,野客吟残半夜灯。此境此时谁得意?白云深处坐禅僧。(《五灯会元》卷十。)(按:张靖龙云:见清严行恂《康熙雪窦寺志》卷三「中峰庵」条,题作《夜坐诗》。)。

—— 延寿
永明山居诗(六十九首) 六十九

三度曾经游此地,从缘权顺世间情。登山虽有谢安志,遁迹惭无慧远名。翠叠寒枝松未老,影深幽径竹新成。莫言去住关怀抱,云本无心水自清。(见忏庵居士《高僧山居诗》,上海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三年线装铅印本。)(〖1〗张靖龙云:永明即延寿。清释际祥《净慈寺志》〖《武林掌故丛编》第十三集〗卷十九附著述目中有「《永明寿禅师山居诗》,吴越僧延寿撰」等语。卷十八明人李日华山居诗序中记载了永明山居诗的刻本来源,序后附录佛国山人黄树谷《集山居诗绝句》十首。旁小字注曰:「集永明寿禅师诗句。」其词句与忏庵居士本全部相同。集句诗后附载和诗诸公云,高峰妙法嗣布衲雍公,尝居南屏,赓和《永明山居诗》六十九首,楚石梵琦有《和永明山居诗》,梅雪有《和永明山居诗》。古春云:「永明寿禅师有诗六十九首,庆寿独庵从和之。」按元代天目山大觉正等寺布衲祖雍的和作,今存其一,见《西天目祖山志》卷五,步延寿山居诗其二韵。又忏庵居士《高僧山居诗续编》载元代天台高僧无见先覩《和永明禅师〖山居诗〗韵》六十九首,步韵甚严。从永明山居诗的内容来看,也属智觉延寿所作无疑。详细考证参见拙作《延寿及其佚诗》,载《温州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一九八六年第三期。按:日本《续藏经》本宋释文冲《慧日永明寺智觉禅师自行录》末附延寿著作总目,有《山居诗》一卷,当即指以上所录诸诗。此书所录延寿所作诗尚有《诗赞》一卷、《物外集》十卷五百首、《吴越唱和诗》一卷、《光明会瑞应诗》一卷、《供养石桥罗汉一十会祥瑞诗》一卷、《杂歌》一卷、《布金歌》一卷、《定慧相资歌》一卷。)。

—— 延寿
永明山居诗(六十九首) 六十八

幽栖带郭半山峰,密意虚怀莫可同。事到定中消息静,景于吟处炼磨空。玲珑色淡松根月,敲磕声清竹罅风。独坐独行谁会我,群星朝北水朝东。

—— 延寿
永明山居诗(六十九首) 六十七

数朝兴废狂风过,千载荣枯掣电飞,早向权门思息意,莫于尘世自沈机。一条水引闲花出,万里云随独鹤归。最要身安成大道,免教他后始知非。

—— 延寿
永明山居诗(六十九首) 六十六

得丧从来事甚均,任缘徒用苦劳神。野蔬随分堪充口,石室依稀可庇身。碧海几时无去棹,红衢何日息征轮。若教求道如求利,举世浑成无事人。

—— 延寿
永明山居诗(六十九首) 六十五

栖真境界太玄乡,静见吾宗不可量。好句只凭诗断送,闲缘唯遣道消亡。雨丝云织轻条密,烟素风抽细缕长。竟日虚怀无一事,金瓶秋水石炉香。

—— 延寿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Copyright © 2024-2025 1ai3.com 壹艾三写作网 黑ICP备20004286号-2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