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艾三写作
  • 首页
  • 古诗词
登录/注册
  • 首页
  • 古诗词
  • 登录/注册
  • 位置:
  • 首页
  • 古诗词
  • 搜索

古诗词数据库

诗歌和词作、古典文集、内涵丰富。

诗经 唐诗 宋词 古典文集

中华古诗词

中华古典文集数据库,收录了包含唐诗、宋诗、宋词和其他古典文集。

收录古诗词: 0
收录作者: 0

返回古诗词
朝代:宋
先秦 西汉 新莽 东汉 魏晋 南北朝 隋 唐 五代 宋 元 明 清
作者:
和岘 王禹 苏易简 寇准 钱惟演 陈尧佐 潘阆 丁谓 林逋 杨亿 陈亚 夏竦 聂冠卿 李遵 范仲淹 沈邈 杨适1 柳永 张先 晏殊 更多
标签:
沙场豪迈 英雄 诗经 送别诗 别离诗 五言绝句 日常生活 剥削 农民 疾苦 沉痛 战争 战败 行军环境 将士 思乡 唐诗 诗仙 五言律诗 全唐诗 更多

PS: 已检索到 0条数据

次韵公实雷雨

惊雷势欲拔三山,急雨声如倒百川。但作奇寒侵客梦,若为一震静胡烟。田园荆棘漫流水,河洛腥膻今几年。拟扣九关牋帝所,人非大手笔非椽。

—— 洪炎
次韵公实感遇

求田问舍转头空,十口无家寄栗蓬。得失自怜婴世网,是非都欲问天公。绵绵不解溪边雨,淅淅无情松下风。頼有诗人排闷作,且吟佳句任穷通。

—— 洪炎
宝峰读驹父壁间诗次其韵二首 其二

仲氏趣玄远,造诣非尺寻。谁云干戈际,获睹金玉音。七日南山雾,一鸣幽谷禽。依然拂尘壁,愁绝见予心。

—— 洪炎
宝峰读驹父壁间诗次其韵二首 其一

兔迒通一线,笋舆度千寻。隔林见潭影,迎客有铃音。梵呗出广殿,飞舞来珍禽。履此胜绝境,一清尘虑心。

—— 洪炎
次韵郑公实见赠二诗 其二

百濯生香真宝薰,中泠取水挹清芬。素娥影落秋宵月,白鹤翎翻春昼云。俗客来依禅客住,林花自与雨花分。扶倾不假迂儒力,敢倚笔端能缀文。

—— 洪炎
次韵郑公实见赠二诗 其一

郑侯风概似虞薰,醉饱初疑对苾芬。一日君尝南浦水,六年我踏宝峰云。诗情赋物已闻命,山色溪光傥见分。群盗何曾念王粲,相逢聊喜见斯文。

—— 洪炎
己酉岁十一月二十六日避寇至龙潭院十二月十五日作五首 其五

宵旰忧虽切,咨谋策靡长。筑坛推骑劫,假节得糜芳。已矣重江险,哀哉古豫章。蓬茅今在否,矫首恨难忘。

—— 洪炎
己酉岁十一月二十六日避寇至龙潭院十二月十五日作五首 其四

杀气缠中土,妖征出泰阶。架桥凌禹穴,投策暗秦淮。匪兕歌何苦,非熊愿亦乖。申胥虽有泪,无地寄余怀。

—— 洪炎
己酉岁十一月二十六日避寇至龙潭院十二月十五日作五首 其三

潭黑蛟龙宅,山青虎豹林。隠忧何日了,淹泊见冬深。薄雪恨还积,疏梅冷不禁。平生一樽酒,衰病废孤斟。

—— 洪炎
己酉岁十一月二十六日避寇至龙潭院十二月十五日作五首 其二

突兀山椒寺,披榛二百年。刹从吾祖卜,席是里僧传。溪送无尽水,林供不断烟。囊中有余粒,假息且安眠。

—— 洪炎
己酉岁十一月二十六日避寇至龙潭院十二月十五日作五首 其一

径转桥横水,林深寺据山。钟鱼告阒寂,松竹媚孱颜。避地欣有托,依僧成暂闲。东归路不隔,片片陇云还。

—— 洪炎
颂古二首 玄沙白纸

踏翻渔艇成家业,笑出芦华月正圆。地阔天长三幅纸,同风千里为重宣。

—— 释智才
颂古二首 沩山百年后,向山前檀越家作一头水牯牛去。

翻手书空字已成,忙忙人向两头争。屈原不是寻渔父,千古谁人论独醒。

—— 释智才
集众付寺事偈

戊午中秋之日,出家住持事毕。临行自己尚无,有甚虚空可觅。

—— 释智才
偈

舜日重明四海清,满天和气乐升平。延祥柱杖生欢喜,掷地山呼万岁声。

—— 释智才
题李西杰水竹居

在昔香山老,水友而竹师。心虚是师道,性静友亦宜。孰谓物理妙,乃为高贤资。佳哉陇西子,结屋溪之湄。溪上亦何有,有竹如在淇。涓涓峙寒碧,澄澄烛须眉。微风一披拂,杂佩声参差。俄顷万籁寂,粹然淡余姿。可但子师友,我方师友之。未到三叹息,徒劳形梦思。

—— 刘章
述怀

不觉霜飞上鬓毛,引杯看剑兴犹豪。胸开万古天风荡,目拭三山海月高。投阁羞称扬子易,啜醨爱读楚人骚。媕婀莫遣无生气,搘住乾坤在我曹。

—— 陈遘
贵州

冬来行部驾轺车,一日之间气候殊。朝衣驼裘暮挥扇,未应岚瘴得全无。

—— 陈遘
诗一首

新经牛渚弃星槎,倒影光中蹙紫霞。竹马儿童休借问,君恩还许过吾家。

—— 翁彦国
西岩寺

涧行屈曲似乘槎,流水漂裙乱晓霞。紫翠堆中访萧寺,隔溪烟树两三家。

—— 翁彦国
  • 上一页
  • 1382
  • 1383
  • 1384
  • 1385
  • 1386
  • 1387
  • 1388
  • 1389
  • 1390
  • 1391
  • 下一页
Copyright © 2024-2025 1ai3.com 壹艾三写作网 黑ICP备20004286号-2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