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艾三写作
  • 首页
  • 古诗词
登录/注册
  • 首页
  • 古诗词
  • 登录/注册
  • 位置:
  • 首页
  • 古诗词
  • 搜索

古诗词数据库

诗歌和词作、古典文集、内涵丰富。

诗经 唐诗 宋词 古典文集

中华古诗词

中华古典文集数据库,收录了包含唐诗、宋诗、宋词和其他古典文集。

收录古诗词: 0
收录作者: 0

返回古诗词
朝代:唐
先秦 西汉 新莽 东汉 魏晋 南北朝 隋 唐 五代 宋 元 明 清
作者:
刘禹锡 王建 张籍 孟郊 李益 卢纶 韦应物 戴叔伦 柳中庸 顾况 李端 皎然 司空曙 元稹 韩竑 张继 柳宗元 元结 刘方平 岑参 更多
标签:
沙场豪迈 英雄 诗经 送别诗 别离诗 五言绝句 日常生活 剥削 农民 疾苦 沉痛 战争 战败 行军环境 将士 思乡 唐诗 诗仙 五言律诗 全唐诗 更多

PS: 已检索到 0条数据

莺莺歌(逸句〖1〗) 三

丹诚寸之难自比,写在红笺方寸纸。寄与春风伴落花,仿佛随风绿杨里。窗中暗读人不知,剪破红绡裁作诗。还怕香风易飘荡,自令青鸟口啣之。诗中报郎含隐语,郎知暗到花深处。三五月明当户时,与郎相见花间路。(同上〖卷四〗)。

—— 李绅
莺莺歌(逸句〖1〗) 二

此时潘郎未相识,偶住莲馆对南北。潜叹凄惶阿母心,为求白马将军力。明明飞诏五云下,将选金门兵悉罢。阿母深居鸡犬安,八珍玉食邀郎餐。千言万语对生意,小女初笄为姊妹。(同上〖卷三〗)。

—— 李绅
莺莺歌(逸句〖1〗) 一

河桥上将亡官军,虎骑长「戟」(战)交垒门。凤凰诏书犹未到,满城戈甲如「云」(雪)屯。家家玉帛弃泥土,少女娇妻愁被虏。出门走马皆健儿,红粉潜藏欲何处?鸣鸣阿母啼向天,窗中抱女投金钿。铅华不顾欲藏艳,玉颜转莹如神仙(《董解元西厢记》卷二〖2〗)。

—— 李绅
莺莺歌(逸句〖1〗)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征引公垂《莺莺歌》凡四处。卷一有「伯劳飞迟燕飞疾」八句,已见《全唐诗》。)。

—— 李绅
泰伯井

至德今何在,平墟井有泉。梁鸿重濬后,又历几千年。(《梅里志》三《诗》)。

—— 李绅
白云亭(《全唐诗》八六○作许宣平《见李白诗又吟》,出入较多,故重录。)

一池荷叶衣无尽,数树松花食有余。刚被世人知住处,不如依旧再移居。(《严陵集》二)(原列入无世次作者。按《云笈七签》卷一一三录沈汾《续仙传》云:「罗万象,不知何所人。有文学,明天文,洞深于)(《易》,节操奇特。惟布衣游天下,居王屋山。久之,游罗浮山,遂结庵以居。」《舆地纪胜》卷八引晏殊《类要》云:「唐罗万象者分水县人也。隐于紫逻山。节度使李德裕使人召之,闻之,更移入深山,依白云而居,终身不出。」今移此。曹汛谓《五灯会元》卷三收大梅法常偈,与此多同。)。

—— 罗万象
金庭洞

寂寂金庭洞,清香发桂枝。鱼吞左慈钓,鹅踏右军池。(《永乐大典》一三○七四「洞」字韵(此诗未全,全篇见《全唐诗续拾》卷二六。)。

—— 裴通
诗

(《唐语林》七《补遗》云:「李卫公颇升寒素。旧府解有等第,卫公既贬,崔少保龟从在省,子殷梦为府解元。广今诸生为诗云云。卢渥司徒以府元为第五人,自此废等第。」又《唐摭言》七云:「李太尉德裕颇为寒畯〖《纪事》为素〗开路,及谪官南去,或有诗曰:「八百孤寒齐下泪,一时南望李崖州。」〖又《云谿友议》云:「后之文场困辱者,若周人之思乡焉。皆曰:『八百孤寒齐下泪,一时回首望崖州』。」《唐新的纪事》及《全唐诗》无名氏诗句同,亦均只存后二句。)省司府局正绸缪,殷梦元知作解头。三百孤寒齐下泪,一时南望李崖州。(《唐语林》七《补遗》)。

—— 广文诸生
南窜途中感愤(句)

(李卫公历三朝大权,出门下者多矣。及南窜,怨嫌并集,途中感愤,有句云:)十五余年车马客,无人相送到崖州。(《唐语林》七《补遗》)。

—— 李德谷
咏吐绶鸡(句)

葳蕤散绶轻风里,若衔(御)若垂何可拟。(《诗话总龟后集》二七《咏物门》引《蔡宽夫诗话》。○今按:《全唐诗》四七五引《事文类聚》,上句缺「散绶」二字,又无序,故重录之。)(〖1〗《蔡宽夫诗话》今佚,《总龟》所引,系据《苕溪渔隐业话前集》卷二十转录。二书所引,皆未以此段文字为序。按其文意,仅「出剡溪」三字为李德裕所云,余皆蔡宽夫之语。此处误读。《说郛》卷二十二引《山家清供》录二句,后句作「若衍若垂何可据」。周建国告《刘宾客文集》卷三七《吐绶鸟词》序提及此首,题应作《吐绶鸟词》。)。

—— 李德谷
谪崖州过北流鬼门关作(《舆地纪胜》一○四《容州·景物》。又《永乐大典》二三三八及二三四○「梧」字韵两见)

空(《全唐诗》一二一作杨炎诗,《唐诗纪事》三二同。第三句「何处在」《舆地纪胜》作「在何处」。〖周建国云此当为李德裕作,宋初乐史《太平寰宇记·岭南道·容州》已收为李作,比《唐诗纪事》可靠。〗)。

—— 李德谷
寄家书

琼与中原隔,自然音信疎。天涯无去雁,船上有回书。一别五年外,相思万里余。开缄更多感,老泪湿霜须。(《光绪崖州志》二一《艺文》(周建国云:李德裕大中元年贬崖州,三年冬卒。「别五年外」之「五「当作「三」。)。

—— 李德谷
桂花曲

仙女侍,董双成,桂殿夜凉(一作「寒」)吹玉笙。曲终却从仙宫去,万户千门空月明。河汉女,玉练颜,云𫐌往往到人间。九霄有路去无际(一作「迹」),袅袅大风吹珮环。《苕溪渔隐业话后集》十二:「战斗曲《许彦周诗话》谓是李卫公作,《桐江诗话》谓是均州武当山石壁上刻之,云神仙所作,未知孰是。」(《全唐诗补逸》卷五以前五句作李栖筠诗,未妥,今删彼存此。详参书末之修订说明。《全唐诗》卷八九○收作李白《桂殿秋》词,恐误。)。

—— 李德谷
长揖诗(贞元中,刘忠州任大夫科选,多滥进。有无名子自云山东野客,移书于刘,附长揖诗曰:)

三铨选客不须嗔,五个登科各有因。无识伯和怜吉獠,弄权虞候为王申。载华甲第归丞相,裴子门徒入舍人。莫怪邵南书判好,他家自有景监亲。(《唐摭言》十三《无名子谤议》)。

—— 山东野客
传奇小说(诗句)

命笑无人笑,含娇何处娇。徘徊花上月,空(一作「虚」)度可怜宵。(《艺林伐山》十七。又《诗人玉屑》十二《品藻》引后二句(《太平广记》卷三二六《沈警》条引《异闻录》载此为沈警诗。《诗人玉屑》以为沈亚之作,未详所据。程毅中《〈异闻集〉考》因疑《沈警》篇为沈亚之作。惜尚乏他证佐定之。)。

—— 沈亚之
龙虎山

龙虎山中紫翠烟,青精颜色四时妍。桃枝惯见花成实,瀛岛宜闻海变田。五斗米仙真有道,一神楼药岂无缘。秋风吹绿茂陵草,的的黄金飞上天。(《古今图书集成·山川典》一四七《龙虎山部》)。

—— 吴武陵
太玉洞(句)

一国洞天三十六,东嘉幸得一仙居。(《永乐大典》一三○七五「洞」字韵引《元一统志》)。

—— 张又新
题常云峰(常云峰,去乐清县东八十里,在雁荡山西谷。以其「常」有云雾,登者心志则为澄霁。又名灵府山。)

仙府云坛莫谩登,彩云香雾昼常烝。君能到此消尘虑,隐豹垂天亦为澄。(《永乐温州府乐清县志》二《山川》。又《广雁荡山志》三《山水》)。

—— 张又新
谢庐山僧寄谷帘水

消渴陵客,甘凉庐阜泉。泻从千仞石,寄逐阴江船。竹柜新茶出,铜铛活火煎。育花浮晚菊,沸沫响秋蝉。啜忆吴僧共,倾宜越椀圆。气清宁怕睡,骨健欲成仙。吏役寻无暇,诗情得有缘。深疑尝沆瀣,犹欠听潺湲。迢递康王谷,尘埃陆羽篇。何当结茅屋,长在水帘前。(《正德南康府志》十)。

—— 张又新
砥柱

禹凿锋鈚后,巍峨直至今。孤峰浮水面,一柱钉波心。顶压三门险,根随九曲深。拄天形突兀,逐浪势浮沉。岸向秋涛射,祠斑夜涨侵。喷香龙上下,刷羽鸟登临。祇有尖迎日,曾无柱影阴。旧碑文字在,遗事可追寻。(《古今图书集成·山川典》三九《底柱山部》(《记纂渊海》卷二十四收此诗「顶压三门险」以下四句,题作《题砥柱山》。「拄天」作「撑天」。)。

—— 柳公权
  • 上一页
  • 972
  • 973
  • 974
  • 975
  • 976
  • 977
  • 978
  • 979
  • 980
  • 981
  • 下一页
Copyright © 2024-2025 1ai3.com 壹艾三写作网 黑ICP备20004286号-2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