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艾三写作
  • 首页
  • 古诗词
登录/注册
  • 首页
  • 古诗词
  • 登录/注册
  • 位置:
  • 首页
  • 古诗词
  • 搜索

古诗词数据库

诗歌和词作、古典文集、内涵丰富。

诗经 唐诗 宋词 古典文集

中华古诗词

中华古典文集数据库,收录了包含唐诗、宋诗、宋词和其他古典文集。

收录古诗词: 0
收录作者: 0

返回古诗词
朝代:唐
先秦 西汉 新莽 东汉 魏晋 南北朝 隋 唐 五代 宋 元 明 清
作者:
刘禹锡 王建 张籍 孟郊 李益 卢纶 韦应物 戴叔伦 柳中庸 顾况 李端 皎然 司空曙 元稹 韩竑 张继 柳宗元 元结 刘方平 岑参 更多
标签:
沙场豪迈 英雄 诗经 送别诗 别离诗 五言绝句 日常生活 剥削 农民 疾苦 沉痛 战争 战败 行军环境 将士 思乡 唐诗 诗仙 五言律诗 全唐诗 更多

PS: 已检索到 0条数据

登石伞峰(幷序)

贤相昔未遇,耶溪藏卧龙。宛然东山居,已韵西林钟。仲氏亦遐旷,尔来习高踪。杨公偶闲暇,中贵同游从。曲渚拥驺驭,回潭转艨艟。既登寅缘岸,遂践岧嶤峰。径侧萦巨石,磴危攀茂松。伞开自罗列,笥闭谁箴封?迥立霄汉表,俯看严嶂重。远村暮杳杳,秋海晴溶溶。染翰纪胜绝,飞觞畅心胸。仍闻待新月,归櫂何从容。(见《会稽掇英总集》卷四)。

—— 陈谏
太常寺观舞圣寿乐

舞字传新庆,人文迈旧章。冲融和气洽,悠远圣功长。盛德流无外,时时乐未央。日华增顾眄,风物助低昂。翥凤方齐首,高鸿忽继行。云门与兹曲,同是奉陶唐。(《文苑英华》卷一八四)(按:《全唐诗》卷七八一误以作者为徐元鼎,无事迹,今改正重录。)。

—— 徐元弼
临蒸诸葛亮宅(题拟)

始有诸葛翁,柯亭寄翠霭。(见《舆地纪胜》卷五五《衡州》)。

—— 蒋防
谒禹庙

九土昔沦垫,八方抱殷忧。哲王受《洪范》,群物承天休。源委有所在,勤劳会东州。稽山何峻极,清庙居上头。律度非外事,辛壬宁少留。歌谣自不去,覆载将何求?灵长表远绩,经启蒙宏猷。孰敢备佐命,天吴与阳侯。玄功余玉帛,茂实结松楸。盖影庇风雨,湖光摇冕旒。质明箫鼓作,通昔礼容修。骍牢设旧物,洿水配庶羞。深沈本建极,傲很亦思柔。阴怪尚奔走,灵徒如献酬。怳疑仙驾动,静见宿云收。竹树依积润,菰蒲托清流。谬兹领百越,忽复历三秋。丹恳谅可荐,庶几无年尤。(见《会稽掇英总集》卷八)。

—— 孟简
白乌呈瑞赋附歌

素德式昭兮何写奕,玄质从化兮为洁白。符仁孝兮叶佳册,见祥瑞兮流圣泽。(见《文苑英华》卷八九)。

—— 孟简
过施水庵

胜地开阑若,幽寻信短筇。僧贫祇施水,客至但闻钟。讲坐天花满,香台翠霭重。何当谢尘绂,白社此相从。(见明李培等万历十四年修《秀水县志》卷八、《檇李诗系》卷三七)。

—— 李谔
弄珠吟(《景德传灯录》卷三十作《翫珠吟二首》之一)

般若神(《灯录》作「灵」)珠妙难测,法性海中亲认得。隐现时游五蕴山(《灯录》作「隐显常游五蕴中」),内外光明大神力。此珠无状非大小,昼夜圆明悉能照。(《灯录》作「此珠非大亦非小,昼夜光明皆悉照」。)用时无处复无踪(《灯录》作「觅时无物又无踪」),行住(《灯录》作「起坐」)相随常了了。先圣相传相指授,信此珠人世希有。智者号明不离珠,迷人将珠不识走。(以上四句,《传灯录》作「黄帝曾游于赤水,争听争求都不遂。罔像无心却得珠,能见能闻是虚伪。」)吾师权指喻摩尼,采人无数入(《灯录》作「溺」)春池。争拈瓦砾将为宝,智者安然而得之。言下非近亦非远(《灯录》作「森罗万象光中现」),体用如如转无转。万机珠对(《灯录》作「消遣」)寸心中,一切时中巧方便。皇帝曾游于赤水,视听争求都不遂。罔像无心却得珠,能见能闻是虚伪。非自心,非因缘,妙中之妙玄中玄。森罗万像光中现,寻之不见有根源。(《灯录》无以上九句)烧六贼(《宗镜录》卷七六「贼」下有「兮」字),烁四(《灯录》作「众」)魔,能摧我山(《宗镜录》作「摧我山兮」)竭爱(《灯录》作「我」)河。龙女灵山亲献佛,贫儿衣里几(《宗镜录》作「枉」,《灯录》作「下任」)蹉{趷右下为也}。亦非性,亦非心(《灯录》二「非」字皆作「名」),非性非心超古今。体绝名言名不得(《灯录》作「全体明时明不得」),权时题作《弄珠吟》。(以上皆见影印日本花园大学图书馆藏高丽覆刻本南唐招庆寺静筠二僧著《祖堂集》卷四)。

—— 天然
骊龙珠吟

骊龙珠,骊龙珠,光明𪹥(疑即「灿」字)烂与人殊。十方世界无求处,纵然求得亦非珠。珠本有,不升沉,时人不识外追寻。行尽天涯自疲寂,不如体取自家心。莫求觅,损功夫,转求转灭转元无。恰如渴鹿趁阳燄,又似狂人在道途。须自体,了分明,了得不用更磨莹。深知不是人间得,非论六类及生灵。虚用意,损精神,不如闲处绝纤尘。停心息意珠常在,莫向途中别问人。自迷失,珠元在,此个骊龙终不改。虽然埋在五阴山,自是时人生懈怠。不识珠,每抛掷,却向骊龙前作客。不知身是主人公,弃却骊龙别处觅。认取宝,自家珍,此珠元是本来人。拈得翫弄无穷尽,始觉骊龙本不贫。若能晓了骊珠后,只这骊珠在我身。

—— 天然
又颂

丹霞有一宝,藏之岁月久。从来人不识,余自独防守。山河无隔碍,光明处处透。体寂常湛然,莹澈无尘垢。世间采取人,颠狂逐路走。余则为渠说,抚掌笑破口。忽遇解空人,放旷在林薮。相逢不擎出,举意便知有。

—— 天然
翫珠吟

识得衣中宝,无明醉(伯作「酒」)自惺(《灯录》、《通载》、伯作「醒」)。百骸俱(《灯录》、《宗镜录》作「虽」)溃散(伯作「悔尽」),一物镇长灵。知(《通载》作「智」)境浑非体(伯作「智剑挥非体」),寻(伯、《灯录》、《通载》作「神」)珠不定(伯作「见」)形。悟即(伯、《灯录》、《通载》作「则」)三身佛,迷疑万卷经。在心心岂(《灯录》、《通载》、伯作「可」)测,居(《灯录》、《通载》作「历」)耳耳难听。罔像先天地,渊玄(《灯录》、《通载》作「玄泉」,伯作「悬泉」)出杳冥(伯作「名」)。本刚非锻(伯作「断」)炼,元净(《灯录》、《通载》作「镜」)莫澄停(伯作「亭」、《灯录》、《通载》作「渟」)。盘泊(《通载》作「礴」)逾(伯作「转」,《灯录》、《通载》作「轮」)朝日,玲珑(伯作「铃鑨」)暎晓星。瑞光流不灭,真澄(伯作「气」)浊还清(《灯录》、《通载》作「真气触还生」)。鉴照崆峒(伯作「空洞」)寂,劳(《灯录》、《通载》、伯作「罗」)笼法界明。剉(《灯录》作「挫」,伯作「春」)凡功不灭(伯作「狭」),超圣果非盈。龙女心亲献,虵(《灯录》、《通载》作「阇」)王口自倾(伯作「经」,《灯录》、《通载》作「呈」)。护鹅人却活,黄雀义(《灯录》、《通载》作「意」)犹轻。解语非关舌,能言不是声。绝边弥瀚(《灯录》、《通载》作「汗」)漫,三(《灯录》、《通载》作「无」)际等空平。演教非为教(《灯录》、《通载》作「说」),闻名不(《灯录》作「勿」,《通载》作「忽」)认名。(伯无以上四句)。二(伯、《通载》、《灯录》作「两」)边俱不(《通载》作「莫」)立(伯作「守」),中道不须行。见月休看(《灯录》、《通载》作「观」)指(伯作「纸」),归(伯作「知」,《灯录》、《通载》作「还」)家罢问程(伯作「逞」)。识心岂测(《灯录》作「心则」,伯、《通载》作「心即」)佛,何佛更堪成。(按:《景德传灯录》卷三十收丹霞和尚《翫珠吟二首》,此为其二。另伯三五九七卷、《佛祖历代通载》卷十六亦收此诗。异文并注出。《宗镜录》卷四十收「百骸虽溃散,一物镇长灵」二句,题作《般若吟》,不注作者名。)。

—— 天然
孤寂吟

时人见余守孤寂,为言一生无所益。余则闲吟孤寂章,始知光阴不虚掷。不弃光阴须努力,此言虽说人不识。识者同为一路行,岂可颠坠缘榛棘。榛棘茫茫何是边,只为终朝尽众喧。众喧不觉无涯际,哀哉真实不虚传。传之响之只不闻,犹如灯烛合盂盆。共知总有光明在,看时未免暗昏昏。昏昏不觉一生了,斯类尘沙比不少。直似潭中吞钩鱼,何异空中荡罗鸟。此患由来实是长,四维上下远茫茫。倏忽之间迷病死,尘劳难脱哭怆怆。怆怆哀怨终无益,只为将身居痛室。到此之时悔何及,云泥未可访孤寂。孤寂宇宙穷为良,长吟高卧一闲堂。不虑寒风吹落叶,岂愁霜草遍遭霜。但看松竹岁寒心,四时不变流清音。春夏暂为群木暎,秋冬方见郁高林。故知世相有刚柔,何必将心清浊流。二时麁糖随缘过,一身遮莫布毛裘。随风逐浪住东西,岂愁地迮与天低(此字原写作「{伭右上为一}」)。时人未解将为错,余则了然自不迷。不迷须有不迷心,看时浅浅用时深。此个真珠若采得,岂同樵夫负黄金。黄金烹练转为真(《宗镜录》卷二十引作「新」),明(同前书作「此」)珠含光未示人。了即毛端滴(《宗镜录》作「吞」)巨海,始知大地一微尘。尘滴存乎未免{僭右下为心},莫弃这边留那边。直似长空搜鸟迹,始得玄中又更玄。举一例诸足可知,何用諵諵说引词。只见饿夫来取饱,未闻浆逐渴人死。多人说道道不行,他家未悟诈头明。三寸利刀开旷路,万株榛棘拥身生。尘滓茫茫都不知,空将辩口泻玄微。此物那堪为大用,千生万刦作贫儿。聊书孤寂事还深,钟期能听{伯}(白)牙琴。道者知音指其掌,方贵名为孤寂吟。

—— 天然
沙堤葬母

守堤三年念生缘,种树为阴出世恩。划石寄言相瞩付,一重孙付一重孙。(《闽诗录甲集》卷四)。

—— 李头陀
颜鲁公挽歌词

杀身终不恨,归丧遂如生。(《唐语林》卷六)(按:《唐语林》原称柳常侍作,此从周勋初先生《唐语林校证》说。据周考,此段文字出自韦绚《戎幕闲谈》。)。

—— 柳登
同窦群雪中寓直(题拟)

耿耿风雪暮,直庐未掩扉。咏兰幽助兴,俪玉粲相辉。气劲琴韵切,夜深𬬻火微。虽殊江海远,即此恋彤闱。(见《窦氏联珠集》。题下原署「吏部员外郎韦贯之」)。

—— 韦贯之
句

越罗巴锦不胜春。(见《分门纂类唐宋时贤千家诗选》卷十六闻人详正《集句》引)(按:《宋诗纪事》卷六九引作张曙)。

—— 张署
答伏牛和尚(题拟)

鱼龙未变志常存,变了还教海气浑。两眼不曾窥小水,一心专拟透龙门。千回下网终难系,万度垂钩誓不天。待我一朝鳞甲备,解将云雨洒乾坤。(见《祖堂集》卷十五)。

—— 伏牛小师
三个不归颂 三

峭壁幽嵒往复希,片云孤月每相依。经行宴坐闲无事,乐道逍遥三不归。(以上四首均见《祖堂集》卷十五)。

—— 自在
三个不归颂 二

苦节劳形守法威,幸逢知识决玄微。慧灯初照昏衢朗,唯报自亲二不归。

—— 自在
三个不归颂 一

割爱慈亲异俗迷,如云似鹤更高飞。五湖四海随缘去,到处为家一不归。

—— 自在
三个不归颂

(按:《全唐诗续补遗》据《鉴诫录》卷十《高僧谕》条,录伏牛上人《三伤颂》三首,拟传云「王蜀时高僧」。今检《宋高僧传》卷十一《唐洛京伏牛山自在传》云:「所著《三伤歌》,辞理俱美,警发迷蒙,有益于代。」后接述王蜀干德间人引此歌事。《三伤歌》即《三伤颂》,可知三诗皆元和间自在作,王蜀时另无伏牛上人其人。)。

—— 自在
  • 上一页
  • 874
  • 875
  • 876
  • 877
  • 878
  • 879
  • 880
  • 881
  • 882
  • 883
  • 下一页
Copyright © 2024-2025 1ai3.com 壹艾三写作网 黑ICP备20004286号-2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