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 唐诗 宋词 古典文集
中华古典文集数据库,收录了包含唐诗、宋诗、宋词和其他古典文集。
PS: 已检索到 0条数据
东林继四绝,物象更清幽。社客去不返,钟峰云也(《永乐大典》作「色」)秋。松枯群狖散,溪大蠹槎流。待卜归休计,重来卧石楼。(见《吉石庵丛书》本《庐山记》卷四,以《永乐大典》卷八七八二引《九江府志》参校。)(按:《殷礼在斯堂丛书》校排本《庐山记》二诗题作《天祚二年三月十六日偶与幕客门馆僧道,闲游题东林二首》,系将徐知证等联句诗末题记误植于匡白诗题,另详后徐知证条。)。
东林佳景一何长,兰蕙生多地亦香,堪叹世人来不得,便随云树老何妨。倚天苍翠晴当户,落{石}潺湲夜遶廊。到此秪除重结社,自余闲事莫思量。
深山穷谷{凌}(陵)人凿,颁赐从来天下闻。别有川池捐弃者,统思采斵献明君。(《文苑英华》卷三八。)。
。
底事{匡}(康)庐住忘回,其如幽致胜天台。僧闲吟倚六朝树,客思晚行三径苔。(见《舆地纪胜》卷三十《江州》。)。
二林乘兴往,几日见归程。有翼便归程。有翼便飞去,何劳更此生。川长云迤逦,溪静月分明。果熟僧相待,庭闲鹤自行。搘颐柽栉稳,远梦石床平。是院水皆到,无窗书不盈。登楼双眼饱,倚桧片心清。夜永莲花漏,殿高神运名。参空寒峤色,压雨古松声。早晚携瓶入,孤吟猨鸟情。(见《永乐大典》卷八七八二引《九江府志》。二诗皆据《古籍整理出版情况简报》一五六期张忱石先生《〈永乐大典〉续印本印象记》转录。)。
是岳皆游遍,南来吴楚间。偶登湖里寺,疑到(《大典》作「是」)海中山。独树蒨萝(《庐山记》作「倩罗」,今从《大典》。)湿,遥汀白鸟闲。终须谢浮世,高卧听潺潺。(见《吉石盦丛书》影宋抄《庐山记》卷四,仅署名「同前」,其前缺一页,但存修睦《简寂观》诗之后半。《永乐大典》卷八七八二引《九江府志》正作修睦诗。)。
四时风雨随旌旗,八面溪山捧郡楼。(见《舆地纪胜》卷二十二《池州》。)。
迎笑堂前九节筇,闲来无事得从容,时闻雷护千年橘,夜听风传万壑松。茅屋人家芳草合(一作「外」),竹房僧住翠微浓(一作「中」)。一蓑烟雨归来晚,遥听云间起暮钟。(见《江西诗微》卷三。)(按:今人编选之《滕王阁诗选》,自道光三十年刊涂阑玉辑《西山志》中录该诗,略有异文,注一作者即据该书。《西山志》未见。)。
有时途路上,见□□□□。野□有霜宿,孤峰无水斋。白云随步步,黄叶落挨挨。若遇杉松里,风寒□碧崖。(《八琼室金石补正》卷八六收潘平撰《大宋襄州凤山延庆禅院传法惠广大师寿塔碑铭》引。)(按:此诗为其入宋前作。)。
生凉好唤鸡苏佛,回味宜称橄榄仙。(同前。)(按:《清异录》一书,题陶谷撰,今人指出书中部分内容为陶谷身后事,因疑非其所撰。今检全书,可断定出自宋初人之手,颇疑陶谷本有此稿,后人整理时又夹杂入其他内容。自游士藻以下九人事迹无考,其生活时代,大致可确定在五代至宋初之十数年间,故统附于此。)。
金棱玉海比连城,假借文章取盛名。(同前卷下。)。
椒气从何得?灯光凿处分。拖筵来藻饰,惟有篆愁君。(同前。)。
圣朝初出赤志翁,丑杖旁扶赤志翁。(同前。)。
香琼绶带雪缨络。(同前。)。
草中一种无伦比,琐屑蒿莱望帝尊。(同前。)。
撞来好个寄生囊。(同前。)。
且雨且冻山径滑,是谁作此琉璃变?(同前。)。
虚饤玲珑石镇羊。(见《惜阴轩丛书》本《清异录》卷上。)(按:五代封晋王者有数人,士藻所从,未详为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