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艾三写作
  • 首页
  • 古诗词
登录/注册
  • 首页
  • 古诗词
  • 登录/注册
  • 位置:
  • 首页
  • 古诗词
  • 搜索

古诗词数据库

诗歌和词作、古典文集、内涵丰富。

诗经 唐诗 宋词 古典文集

中华古诗词

中华古典文集数据库,收录了包含唐诗、宋诗、宋词和其他古典文集。

收录古诗词: 0
收录作者: 0

返回古诗词
朝代:唐
先秦 西汉 新莽 东汉 魏晋 南北朝 隋 唐 五代 宋 元 明 清
作者:
刘禹锡 王建 张籍 孟郊 李益 卢纶 韦应物 戴叔伦 柳中庸 顾况 李端 皎然 司空曙 元稹 韩竑 张继 柳宗元 元结 刘方平 岑参 更多
标签:
沙场豪迈 英雄 诗经 送别诗 别离诗 五言绝句 日常生活 剥削 农民 疾苦 沉痛 战争 战败 行军环境 将士 思乡 唐诗 诗仙 五言律诗 全唐诗 更多

PS: 已检索到 0条数据

四

好事须相让,恶事莫相堆。(「堆」,伯二八四二卷作「推」。){亻|口/工}(郑校本作「但」。)能辨此意,祸去福招来。(「招来」,斯三三九三卷作「将来」。)。

—— 王梵志
三

兄弟相怜爱,同生莫异居。为人欲得别,(「人」,伯三六五六卷作「若」。)此则是兵奴。。

—— 王梵志
二

夜眠须在后,起则每须先。家中懃检校,衣食莫令偏。

—— 王梵志
一

兄弟须和顺,叔姪莫轻欺。财物同{箱柜},(二字据诸本补。){房}中莫畜私。(「房」字,据伯三五五八、伯三六五六卷补。「畜」,伯二八四二卷作「蓄」。)。

—— 王梵志

(案《全唐诗》无王梵志诗,生平事迹不可考。《太平广记》所载,神诞不可信。刘复《炖煌掇琐》据巴黎国家图书馆藏二七一八号炖煌卷子录出梵志诗一卷,另以三二六六号残卷校之。今即自刘本录出,而取郑振铎本《梵志诗拾遗》补其缺。〖王梵志诗卷子原为三卷,上所云即其首卷,二卷今佚,三卷胡适藏之。关本《拾遗》,即三卷中一部分。〗此外余又见唐释皎然《诗式》及宋陈岩肖《庚溪诗话》引梵志诗各一首,今幷录附于后。〖张锡厚《王梵志诗校辑》卷四云与伯二七一八卷同一系统的敦煌卷子共有十二本。今即据其所录,幷参据今人增校意见,作出校记。今人校订意见皆据郭在贻《王梵志诗汇校》。〗)。

—— 王梵志
冬日到泉郡次九龙江与诸公唱和[十三韵]

迢递千重险,崎岖一路通。山深迷白日,林冬豁苍穹。正值严冬际,浑如春昼中。泉醴开名郡,江清稳卧龙。天涯寒不至,地角气偏融。橘列丹青树,槿抽锦绣丛。秋余甘菊艳,岁迫丽春红。麦陇披蓝远,榕庄拔翠雄。减衣游别坞,赤脚走邨童。日出喧鸟鹊,沙晴落雁鸿。池澌含晚照,岭黛彻寒空。风景无终始,乾坤有异同。但思乡国迥,薄暮起心{忡}(冲)。(以上二诗见《漳州府志》引《白石丁氏谱》。二诗据清刻《白石丁氏谱》校改。)。

—— 丁儒
归闲诗二十韵

漳北遥开郡,泉南久罢屯。归寻初旅寓,喜作旧乡邻。好鸟鸣簷竹,村黎爱幕臣。土音今听惯,民俗始知淳。烽火无传警,江山已净尘。天开一岁暖,花发四时春。杂卉三冬绿,嘉禾两度新。俚歌声靡曼,秫酒味温醇。锦苑来丹荔,清波出素鳞。芭蕉金剖润,龙眼玉生津。蜜取花间{露}(液),柑藏树上珍。醉宜𫉄蔗沥,睡稳木棉{茵}(温)。茉莉香篱落,榕阴浃里闉。雪霜偏避地,风景独推闽。辞国来诸属,于兹缔六亲。追随情语好,问餽{岁}(几)时频。相访朝和夕,浑忘越与秦。功成在炎域,事定有闲身。词赋聊酬和,才名任隐沦。呼童多种植,长是此方人。

—— 丁儒
句

参军许天正,是用纪邦勋。(按《全唐诗》卷四五许天正《和陈元光平潮寇诗》。题注曰:「元光赠诗云『参军许天正,是用纪邦勋。』天正和之。」)。

—— 陈元光
晓发佛潭桥

朝暾催上道,兔魄欲西沈。去雁长空没,飞花曲径深。事沿桥树往,诗落海鸥吟。马鬣嘶风耸,龙旗闪电临。峰攒仙掌巧,露重将袍阴。农唤耕春早,僧迎展拜钦。看看葵日丽,照破艳阳心。(以上二诗见沈定均《漳州府志·艺文志》)。

—— 陈元光
漳州新城秋宴

地险行台壮,天清景幕新。鸿飞青嶂杳,鹭点碧波真。风肃天如水,霜高月散银。婵娟争泼眼,廉洁正成隣。东涌沧溟玉,西呈翠𪩘珍。画船拖素练,朱榭映红云。琥珀杯方酌,鲛绡席未尘。秦箫吹引鳯,邹律奏生春。缥{纟耳少}纤歌遏,婆娑妙舞神。会知冥漠处,百怪恼精魂。

—— 陈元光
句

丹青饰成庆,玉帛擅专诸。(见《资治通鉴》卷一九一《唐纪七》武德七年六月壬戌下胡三省注。)(见《资治通鉴考异》卷九。)(〖1〗《资治通鉴》胡三省注引《实录》云:「元吉见秦王有大功,每怀妬害,言论丑恶,谮害日甚。每谓建成曰:『当为大哥手刃之。』建成性颇仁厚,初止之。元吉数言不已,建成后亦许之。元吉因令速发,遂与建成各募壮士,多匿罪人,赏赐之,图行不轨。其记室荣九思为诗以剌之曰:『丹青饰成庆,玉帛擅专诸。』而弗悟也。」)。

—— 荣九思
春旦直疏

春夜犹自长,高窗来月明。耿耿不能寐,振衣步前楹。怀抱𫏐无扰,自觉形神清。遐想太古事,俯察今世情。淳薄何不同,运数之所成。叹息万重隔,已闻晨鸡鸣。回看东南隅,□□□□□。谁知忘机者,寂泊存其精。(见《分门纂类唐歌诗》残本第一册《天地山川类》十三页。)(见五卷本《王无功文集》卷二,第十三句「回看」作「回首」。)。

—— 王绩
湘潭偶题诗

远山酋萃(友人蒋礼垗同志谓当作「𡺚崒」。)翠凝烟,烂漫桐花二月天。游徧九衢灯火夜,归来月挂海棠前。(此诗载《槐庐丛书》、《金石录补》卷二十二。《全唐诗续补遗》卷一据《佘山诗话》录此诗,今删去。首句「酋萃」二字,《佘山诗话》正作「𡺚崒」,与蒋说合。明陈继儒《妮古录》卷一谓宋咸淳中邑令赵必穆于池中得断碑,上刻此诗。首句二字亦作「𡺚崒」。录此诗后云「余皆莫辨」。)(〖1〗《槐庐丛书》、《金石录补》按此为褚遂良贬潭州都督时所作。)。

—— 褚遂良
奉和行经破薛举战地应诏

王功先美化,帝略蕴戎昭。鱼骊(友人蒋礼来同志谓当作鱼丽,本《左传》。)入丹浦,龙战起鸣条。长剑星光落,高旗月影摇。(《翰林学士集》此句缺「摇」字。)昔往摧勍寇,今巡奏短箫。旌门丽霜景,帐殿含秋飇。□池水未结,(「□池」,《翰林学士集》作「□沲」,上字下半残存,疑为「河」字。)官渡柳初凋。边烽夕雾卷,关陈晓云销。鸿名兼辙迹,至圣俯唐尧。睿藻烟霞焕,天声宫羽调。平分共饮德,率土更闻韶。(以上三诗载《武林往哲遗著》。)(以上三诗皆出日本尾张国真福寺藏唐卷子本《翰林学士集》。此集清末田贵阳陈田携归影刻传世。)。

—— 褚遂良
春日侍宴望海应诏

从军渡蓬海,万里正苍苍。萦波回地轴,激浪上天潢。夕云类鹏徙,春涛疑盖张。天吴静无际,金驾俨成行。戈船凌白日,鞭石{耿}(秋)虹梁。电举{朝}(潮)宗外,风驱韩貊乡。之罘初播雨,辽碣始分光。麾城湛□□,□□□□□。同文渐边服,入塞伫歌倡。(据《翰林学士集》校改。)。

—— 褚遂良
辽东侍宴山夜临秋同赋临韵应诏

涿野轩皇陈,丹浦帝尧心。弯弧射封豕,解网纵前禽。慿高御爽节,流月扬清阴。雾匝长城险,云归渤澥深。飜垗入层汉,落雁警遥岑。露条疏更响,凉蝉寂不吟。三韩初静乱,八桂始披襟。商飚泛轻武,自涧引衣簮。酒漾投川醁,歌传芳树音。边烽良永□,麾旆竦成林。

—— 褚遂良
排衙石诗刻(幷序)

□□□□□□□,□南一剑定长鲸。□□□□□□□,□帝匡扶立正声。□□□□□□□,□辉争不伏神明。□□□□□□□,□建瑶坛玉京。□□□□□□□,□□常𦶟不曾停。□□□□□□□,□□恒传宝藏经。□□□□□□□,□□今为显真灵。□□□□□□□,□□□来镇上清。(见《两浙金石志》。)(见《两浙金石志》卷四。《六艺之一录》卷一一○收此诗,第二句「□南」作「东南」,第六句「伏神明」作「仗神明」。)(〖1〗阮元《两浙金石志》跋:「右诗刻在钱唐县鳯凰山排衙石上。前刻新的序十行,行书,径一寸,文多磨灭。序后一行仅存王字,当是武肃系衔。诗则七言八韵,共九行,十六句,上半截亦阙。按《咸淳临安志》云:『旧传钱武肃王凿山,见怪石排列两行,如从卫拱立趋向,因名排衙石,及刻诗石上。』即谓此也,惜其文未载。《十国春秋》云:『武肃暇时,命诸子讽诵诗赋,或以所制诗赐丞相将吏,亦间能书写画墨竹,然不以呫哔废正务。』是武肃性躭吟咏,此刻可以窥见一斑。其书亦刚劲有法度。」)。

—— 钱镠
南安夕阳山真寂寺题诗

惟爱禅林秋月空,谁能归去宿龙宫。夜深闻法餐甘露,喜在莲花法界中。(见明檇李陈懋仁撰《泉南杂志》卷上。)(按陈懋仁,字无功,所著《泉南杂志》录唐人诗若干首,谓「《万首唐人绝句》中于吾郡及泉州有未收者,余录其诗于左。如此备补遗。」又原诗题注曰:「居邸时遁于此」,盖谓李忱曾遁居真寂寺也。又诗末注曰:「见《泉州府志》」。)。

—— 宣宗皇帝李忱
游仙篇

绛宫珠阙敞仙家,蜺裳羽旆自凌霞。碧落晨飘紫芝盖,黄庭夕转彩云车。周旋宇宙殊非远,窎望蓬壶停翠幰。千龄一日未言{赊}({目佘}),亿岁婴孩谁谓晚?逶迤鳯舞时相向,变啭鸾歌引清唱。金浆既取玉杯斟,玉酒还用金膏酿。驻逈游天域,排空{聊}憩息。宿志慕三元,翘心祈五色。{仙}储本性谅难求,圣迹奇术秘{玄}(元)猷。愿{允}丹{诚}赐灵药,方期久视御隆周。(见赵绍祖《金石续钞》卷一)(〖1〗案石刻题作《杂言游仙篇》,下署「御制,奉宸大夫臣薛曜书。」〖2〗赵绍祖《金石续钞》跋尾:「末句云:『方期久视御隆周。』则此诗久视元年作而刻之于石者也。武氏此诗不见于他书,而今古金石家亦未有著于录者,故存之。」〖3〗又按诗中日,原作●;天,原作●;圣,原作●;附注中臣,原作●,均武后所制新字。〖4〗此诗又见收于武亿《偃师金石遗文记》卷上、乾隆《偃师县志》卷二七武亿撰《金石录》上〖此即将前列武亿书收入〗、孙星衍《续古文苑》卷四、王昶《金石萃编》卷六三,另毕沅《中州金石记》亦著录,但未录原文。上列各本,录文)(稍有出入,校如次:「窎望」,上列四书皆作「写望」;「{目佘}」四书皆作「赊」,今据改;「相向」,武亿录作「相尚」;「聊憇息」之「聊」字,「仙储」之「仙」字,《金石续钞》原缺,据尚书补;「本性」之「性」字,武亿及王昶录本皆缺;「玄猷」之「玄」字,《金石续钞》作「元」,武亿录作「玄」,《金石萃编》及《续古文苑》皆注明为庙讳,故据改;「愿允丹诚」之「允」、「诚」二字,诸本皆缺,惟《续古文苑》不缺,今据补。)。

—— 武则天
自序

李唐以文学第士,尤重声律,硕儒俊彦,罔不规斯道,三百年间,诗人千计,腾声飞实,郁郁彬彬,故论诗者必称李唐焉。自昔唐人选集,有殷璠(《河岳英灵集》,丹阳进士殷璠撰,分上中下三卷,凡二十四家诗。)元结(《箧中集》,元结次山编,一卷,凡七人,诗二十四首。)高正臣(《高氏三宴诗集》三卷,所载皆因人会宴之诗,以一会为一卷,与宴者凡二十一人。)芮挺章(《国秀集》三卷,芮挺章编,凡九十人,诗二百二十篇。实八十五人,诗二百十一首。)令狐楚(《御览诗》一卷,一名《唐歌诗》,一名《选进集》,一名《元和御览》,凡三十家,诗二百八十九首。)高仲武(《中兴间气集》二卷,高仲武编,凡二十六人,诗一百四十首。实存一百二十二首。)姚合(《极玄集》,姚合编,凡二十一家,诗百首。实存九十九首。)诸家,顾拘于朋从,或偏一体,或囿一方。而张为《主客》(《主客图》一卷,张为撰,凡八十四家诗。)之作,乃更离章摘句,一诗之不获悉闚,罔论详该。宋明稍事搜辑,《英华》《类苑》,(《文苑英华》一千卷,宋太平兴国七年,李昉、扈蒙、徐铉、宋白等奉敕编。《唐诗类苑》二百卷,明张之象纂。)篇什粗备,然而期分类从,终不见一代一家体要;其散逸秘本,放失集外者,且未能广事搜求,脱漏泰半,后世惜之。逮有清康熙盛朝,朝野右文,裒辑之风特著;翰林院群彦,奉命启芸阁之珍藏,殚精校讐,年余而成《全唐诗》九百卷,(康熙四十四年三月十九日始,四十五年十月初一日书成。)都诗四万八千九百首。自唐开国以迄五代,凡有所作,靡不苛索专集,旁稽野史,虽只句莫遗,而后百世巨观,斯克厥成,其有功艺文,不谓大且备乎!然其轶在桑岛,湮于金石,又有非当时诸公所能及者。天明中,(天明,日本光格天皇年号,共八年,当清乾隆四十六年至五十三年。)日人上毛河世宁,(即市河宽斋,字子静,号半江,上毛野国人。)曾罗彼邦旧籍,参采《千载佳句》、《文镜秘府》诸书,撰《全唐诗逸》三卷,(《全唐诗逸》三卷,凡百二十余家诗,前有淡海竺常序。)虽断篇零章,不无搜玉之功,鲍清溪既刊入《知不足斋丛书》矣。余每展斯帙,深慨彼邦人士治学之勤,乃欲本河氏所作,网罗中土遗佚。匝月之内,先成《全唐诗作者通检》一卷,然后披览群书,逮于金石,竭期年之力,得诗如干首,分为如干卷,名曰《全唐诗补逸》;扬万世之英灵,彰一朝之翰藻,斯亦差堪自慰者矣。至诠次体例,多承旧制;惟诗前小传之余,略加案语,诗中原注而外,间益校文。其若有官衔可稽、岁月可循者,并前贤题跋、诸家考据之属,胥附篇末,庶几读者得资参证焉。丙子(一九三六)季冬,常熟孙望识。。

—— 孙望辑录
  • 上一页
  • 1020
  • 1021
  • 1022
  • 1023
  • 1024
  • 1025
  • 1026
  • 1027
  • 1028
  • 1029
  • 下一页
Copyright © 2024-2025 1ai3.com 壹艾三写作网 黑ICP备20004286号-2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