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 唐诗 宋词 古典文集
中华古典文集数据库,收录了包含唐诗、宋诗、宋词和其他古典文集。
PS: 已检索到 0条数据
逐鹿群雄姓几埋,杜君何得尚存台。醉乡另有乾坤在,那见糟丘付劫灰。(以上三首均见同治五年刊张炳钟纂《宜城县志》卷九。)。
勒马问樵夫,前村酒有无?「杜康家在此,一任君来沽。」。
巍峨朱轩甲第稠,缨簪文武尽名流。而今印累千官冢,瓜圃何曾有故侯。
东下王师势若翔,吴人设险为非常。横江铁锁成何用,反引将军入武昌。(见民国廿一年韩嘉会纂《阌乡县志·诗征》。)。
裴相亭成未退身,空烦舞袖与歌尘。至今亭下萧萧竹,似对西风怨主人。(见乾隆二十四年刊萧应植纂《济源县志》卷十六。)。
三危山内枲世贤,结此道场下停闲。侍送门人往不绝,层是山谷水未宽。一旬之间僧久住,感动山神赐霜树。□值牟尼威力重,此山本□住僧田。(见敦煌莫高窟第一○八窟窟檐南壁外侧题壁,据《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
学问非今日,{唯}(〖维〗从龙晦说改)须{积}(迹)年多。{□}(郭沫若补「请」字)看{千涧}(阡𫈉)水,万合始{成}(城)河。(后四字均从翮沫若说改。以上四首,出处均同前。)(按:卜天寿《论语》抄本后附抄五绝六首,郭沫若以为仅第一首为卜无法寿自作,龙晦则以为第一、第五首皆出其自作。除其自作之一二首外,余皆系抄录旧作,二家意见大致相同。今收第一、第五两首入本书卷四卜天寿,余皆收于此。)。
高门出己子(郭沫若谓当作「杰子」,龙晦怀疑应为「举子」,《考古》曾刊一短文谓当作「杞梓」,作者及刊期皆失记),好木出良{材}(才)。交□学{问}(敏)去,三公{何}(河)处来?(后三处皆从郭沫若说改。)。
日落西山{下}(夏),{黄}(潢)河东海流。人{生}不满百,恒作万年{忧}(优)。(以上二首均从郭沫若说校改。)。
{百}(伯)鸟{投}(头)林宿,各各觅高{枝}(支)。{五}更分散去,苦{乐}(落)不{相}(想)知。
二月遥望梅林,青条吐叶(下缺)。以上均录自郭沫若《出土文物二三事》卷首附一九六九年吐鲁番阿斯塔那唐墓出土卜天寿抄本《论语郑氏注》卷末诗词照片。原诗有缺讹,从郭沫若《卜天寿〈论语〉抄本后的诗词杂录》、龙晦《卜天寿〈论语〉抄本后的诗词杂录研究和校释》、任半塘《唐声诗》下编校改。
正月年首初春,{□□}(郭沫若补「万户」二字)改故迎新。李玄(郭改「理弦」,非是)附灵(郭改「抚琴」,非是)求学,树{下}(夏)乃{逢子}(二字原模糊,从龙晦、任半塘说写定)珍(郭沫若补以上三字为「调银筝」)。项托七岁知事(郭沫若定为「书」字),其罗十二{相}(〖想〗从郭沫若说改)。{若}(从郭说增)无良妻解梦,冯唐宁得忠{臣}((辰)从郭说改)。
雨颗青玑密,风香白雪翻。(见《剡录》卷十。)。
蛱蝶双飞芍药前,鸳鸯对浴芙蓉水。(均见《锦锈万花谷前集》卷十七。)(按:郑还古恋沈真真故事,见《侍儿小名录》及《绿窗新话》卷上,《太平广记》卷一六八所载缺名氏。)。
红玉枕高冰簟滑,凝烟戞水春云阔。重重翠被红云锦,枕肱不枕相思枕。
红帘如水隔神仙,月清露冷隔茶烟。茶烟未灭帘中语,一寸深心暗与传。(同前书卷六《诉衷情》注引。)(〖1〗《文史》十一辑刊程毅中《丽情集考》云:「这首《无双歌》作者不详,不知是薛调同时人所作,还是宋代人所附加的。」)。
庭下梨花雪四垂。(见宋陈元龙《片玉集注》卷二《浪淘沙》注引。)。
月明星稀夜,皆欲向南飞。(见《古今诗话》,《增修诗话总龟前集》卷二十引。《全五代诗话》卷十二录此诗前有后人附加之「要识涂鸦意,栖迟未得归」二句。)。
五色真龙上汉时,愿把霓旌引烟策。(见《南部新书》卷癸。)(〖1〗《南部新书》:「高骈在淮南,有贽歌者,末章云〖略〗。公说,乃辟为从事。及公遇害,有识者多嗤其言过也。」)。
一条江水槛前流。(见《续世说》卷三。)(〖1〗《续世说》:「有人献诗于〖钱〗镠者云〖略〗。镠以为讥己,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