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 唐诗 宋词 古典文集
中华古典文集数据库,收录了包含唐诗、宋诗、宋词和其他古典文集。
PS: 已检索到 0条数据
未识龙宫莫说珠,识珠言说与君殊。空拳只是婴儿信,岂得将来诳老夫。万法从心起,心生万法生。法生同日了,来去在虚行。寄语修道人,空生慎勿生。如能达此理,不动出深坑。极目观前境,寂寞无一人。回头看后底,影亦不随身。神识苟能无挂碍,廓周法界等虚空。不假坐禅持戒律,超然解脱岂劳功。日用事无别,惟吾自偶偕。头头非取舍,处处勿张乖。朱紫谁为号,青山绝点埃。神通并妙用,运水及搬柴。十方同聚会,个个学无为。此是选佛场,心空及第归。焰水无鱼下底钩,觅鱼无处笑君愁。可怜谷隐老禅伯,被唾如何见亦羞。
焰火无鱼下底钩,觅鱼无处笑君愁。可怜谷隐孜禅伯,被唾如今见亦羞。(同前)按:《全唐诗》卷八一○收此首,缺题,今重录。
无我复无人,作么有疎亲。劝师(《景德传灯录》卷八作「君」)休历坐,不是(《景德传灯录》作「似」)直求真。金刚般若性,外绝一纤尘。我闻并信受,总是假名陈。(同前书卷上)。
心依真智,理逐心行,理智无碍,心亦无生。迷即有我,悟即无情。通达大智,诸法不成。五神无主,六国安宁。七死弗受,八镜圆明。随宜善化,总合佛经。过即已过,更莫再寻。现在不住,念念勿侵。未来未至,亦莫预斟。既无三世,心同佛心。依空默用,即是行深。无有少法,触目平任。无戒可持,无垢可净。洞达虚心,法无寿命。若能如是,圆通究竟。(以上七十五首皆见《庞居士语录》卷下)。
珠从藏中现,显赫呈光辉。昔日逃走为穷子,今日还家作富儿。
非故亦非新,应化随缘百亿身。若有真如一合相,一亿还同一聚尘。
阿难贝多叶,持来数千劫。匕宝藏中付迦叶,分为十二部,析作三乘法。
正中正,心王如如六根莹。六尘空,六识净,六六三十六,同归大圆镜。。
易复易,即此五阴成(《祖堂集》卷十五作「蕴有」)真智。十方世界一乘同,无相法身岂有二。若舍烦恼觅(《五灯会元》卷三作「入」)菩提,不知何方有佛地。
难复难,持心离欲贪湼槃。一向他方求净土,若论实行不相关。枉用功夫来去苦,毕竟到头空色还。
无事失却心,走向门前觅。借问旧知识,寂绝无踪迹。却归堂上审思看,改却众生称心安。不能出外求知识,自向家中入湼槃。大丈夫,昔日有,今日无,家计破除尽,赎得一群奴。奴婢有六人,一人有六口。六六三十六,常随我前后。我亦不拘伊,伊亦不敢走。若道菩提难,菩提亦不难。少欲知足毛头宽,远离财色神自安。分明了见三涂苦,世上名闻不相关。
出一屋,入一屋,来来去去教他哭。来去祇为贪瞋痴,于今悟罢须知足。知足常须达本源,去却昔时恶知识。恶知识,将伊作,手力法施无前后,共护无生国。
思思低思思,自叹一双眉。向他胜地坐,万事总不知。六识若似眉,即得不思议。六识若嫌眉,论时没脑痴。伊若去却眉,即被世人欺。饶你六识喽啰汉,总成乞索儿。
余有一大衣,非是世间绢。众色染不著,晶晶如素练。裁时不用刀,缝时不用线。常持不离身,有人自不见。三千世间遮寒暑,无情有情悉覆遍,如来持得此大衣,披了直入空王殿。
外无他兮内无自,不动干戈契佛智。通达佛道行非道,不舍凡夫有为事。有为名相尽空华,无名无相出生死。
行路易,行路易,内外中间依本智。本智无情法不生,无生即是入正理。非色非心放一光,空里优昙显心地。名为智,智为尊,心智通同达本源,万物同归不二门。有非有兮理常存,无非无兮无有根,未来诸佛亦如是,现在还同古世尊。三世俱皆无别道,佛佛相授至今传。。
惭愧一躯身,梵号波罗柰。被贼一群使,寻常不自在。亦名为枯井,亦名为𫖔袋。亦名朽故宅,亦名幻三昧。佛骂作死尸,乘尸渡大海。大海元无水,死尸非是船。熟看世上事,总是假因缘。若了身心相,空里任横眠。具此六惭愧,实是不求天。(以上一百十四首均见咸丰元年刊于頔编《庞居士语录》卷中)。
惭愧一双眼,曾见数般人。端正亦不爱,丑陋亦不瞋,当头异国色,何须妄起尘。低头自形相,都无一处真。身心如幻化,满眼没怨亲。
惭愧一双耳,常思解脱声。若论俗语话,实是不能听。闻财耳不纳,闻色心不生。不受有无语,何虑不惺惺。
惭愧好舌根,常开大道门。世间三有事,实是不能论。相逢唯说道,更莫敍寒温。了知世相假,俗理也徒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