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予白髪年,始佐丹水曲。
译文:暂无
夙愿解尘组,幸兹洗烦欲。
译文:暂无
琵琶翠泓湛且清,屏风画壁势相迎。
译文:暂无
柽柏飕飗杂风雨,龟龙睗睒游虚明。
译文:暂无
北行七里有灵迹,潭中圣字看历历。
译文:暂无
一符君德应明时,一契吾真誓幽适。
译文:暂无
由来此泓□□传,今夕覩之信可怜。
译文:暂无
夷犹顿使宦积薄,日暮濯缨心浩然。
译文:暂无
(见乾隆四十八年官刊本《鳯台县志》卷十七)(此诗又见胡聘之《山右石刻丛编》卷七,诗题作《琵琶泓作幷序》。
译文:暂无
诗前有序,录如次:「予顷尝秉宪,负谴而迁,才散数奇,屡移邦国。
译文:暂无
爰初至止,即闻有兹胜,迨今一游,果觏殊绝。
译文:暂无
澄湾纳溜,激射成雷,峭壁回景,周流如画,嘉木潜鳞,又不可名也。
译文:暂无
北去七里复有石潭焉,潭中有圣字,了了可覩,峰峦相属,宛似屏障。
译文:暂无
闲行其中,潜洞幽窟,信为灵异。
译文:暂无
予超然有独往之意,而赋是诗。
译文:暂无
」诗中有二处稍异。
译文:暂无
第六句「相迎」作「相适」,疑误。
译文:暂无
第十五句琵琶泓石壁诗刻「宦积」作「宣清」,疑原应作「宦情」。
译文:暂无
)(〖1〗《鳯台县志》〖姚学甲等纂修〗卷十九《辑录部》谓:「唐清九壁诗序石刻在琵琶泓,朝议大夫高平郡别驾权澈词,钱塘县尉瑯琊王纾书,天宝五载夏五月二十日。
译文:暂无
从末行逆读自序,其秉宪被谴,来佐丹曲,访兹胜游,诗字俱佳。
译文:暂无
考天宝五载、元宗丙戌。
译文:暂无
权澈名,新旧《唐书》俱不载。
译文:暂无
权氏,《宰相世系表》及姓族诸书并无其人,或非天水一族也。
译文:暂无
郡人王纾,想以瑯琊地望而系之。
译文:暂无
」)。
译文:暂无